浅析《外科真诠》护理学思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外科真诠》护理学思想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析《外科真诠》护理学思想 郭雪梅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 《外科真诠》清代知名的“全生派”中医外科著作之一,在对外科疾病的护理方面,尤其注重饮食调护、生活调摄、预防调护和心理护理,对当今临床护理工作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外科真诠;学术思想;中医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3-0330-02   《外科真诠》成书并刊于道光戊戌年(1838年)七月上旬,系清代道光年间邹岳在“博采群书、删繁就简、分门别类”的基础上,“将师授之心法、不传之秘方和盘托出”撰著而成。全书分上下两卷,共记载366种外科疾病,是“全生派”知名著作之一[1,2],对于学习和研究清朝中晚期中医对外科疾病的认识有着重要意义。现将该书的护理学思想归纳如下。   1.注重饮食调护   中医认为“盖疮全赖脾土,调理必要端详”。《外科真诠》在疾病的调养中也十分注重饮食宜忌,顾护脾胃。如痔疮宜空腹热服汤药,然后以美膳压之,以免犯胃,并忌生冷、五辛、火酒、硬物、大料、湿面之类。大麻风须终生忌螃蟹和狗肉,血风疮须忌椒、酒、鸡、鹅等动风之物,猫眼疮宜多食鱼、鸡、葱、蒜,忌食鲇、鲤、虾、蟹等,诚为经验之谈。   中医学认为饮食失节,过食腥发动风之品而致脾胃失和,气机不畅,日久生湿、化热、成毒,易引发或加重银屑病、湿疹等病,所以要慎食辛辣油腻食物,忌烟酒。《外科真诠》在疾病的生活调摄方面就尤其注重的是饮食宜忌,顾护脾胃。但其并非一刀切的认为外科疾病都应禁忌一切发物,而是因病施宜,反对无原则的忌口,这一点于今皮肤科临床尤为重要。当前某些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时,不论何种疾病,多告诫禁食一切发物,此种做法确存片面。我们应当学习《外科真诠》的相关饮食调护思想,除了少数对某种食物过敏的患者需忌口外,其余非过敏性皮肤病的患者不可盲目忌口,而应根据病情变化,参考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做到食物多样化以满足机体日常所需。   2.注重生活调摄   《外科真诠》对外科疾病治疗十分讲求生活调摄,以防疾病加重或复发。 如腰间肉带患者“然须戒房事三月,否则不效”;席疮患者“当用软衬,外以参归鹿茸膏贴之,庶不致损而又损,昼夜呻吟”;漆疮患者“忌浴热水”;溻皮疮是因小儿出生于船上,“金木水火皆全,所缺者土耳,但将无皮婴儿放岸上土地睡卧,得土气其皮自生”等。这些生活护理知识都具有相当之科学性,值得今之临床借鉴应用。   纵观历代医书对疾病康复方法的记载,主要包括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自我按摩、气功、针灸、药浴等[3]。很多皮肤病,如银屑病、特应性皮炎、天疱疮、硬皮病等,都属于慢性疾病,迁延不愈,严重影响皮肤外观、皮肤功能以及患者的心理、精神状态,使其不能健康的投入社会生活。这些慢性皮肤病单纯依靠药物疗效有限,注重对患者生活方面的调摄,具有综合治疗、养疗结合的优势,将康复与养生紧密结合,可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主观条件、个人卫生、健身抗衰,提高疗效。   3.注重预防调护   预防调护思想属中医学“治未病”范畴。“治未病”理论始于《黄帝内经》时代,其核心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三方面[4]。《外科真诠》记载以独胜膏治疗冻疮的冬病夏治法,就是“治未病”理论在皮肤科的具体实践。书中记载:“于六月初六、十六、廿六日,用独头蒜捣烂,日中晒热,涂于冻发之处,即于日中晒干,忌见汤水,如式三次,永不再发”,此冬病夏治之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4.注重心理护理   诸多研究表明,精神心理因素在皮肤病发病中起着特定作用[5],如慢性单纯性苔藓、银屑病和慢性荨麻疹等多种皮肤病的发生发展与心理因素相关。心理社会应激是导致这些顽固性皮肤病疗效不佳的重要因素。患者患病以后,由于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等因素,又带来紧张、焦虑、恐惧、烦恼等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反过来又作为一种继发性致病因素,进一步加重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紊乱,加重病情,产生治疗抵抗。邹岳在《外科真诠》中已开始注重心理疏导对于皮肤病康复的作用。如治疗缠腰火丹辅以“神咒画法”,治疗人面疮先须“清心忏悔,改过自新”, 看似为封建迷信,但若从心理治疗角度考虑,则有其合理性,并且体现了朴素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念。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不仅有利于给予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还有利于减轻或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当然今天的皮肤科临床不可能再使用“画神咒”这类方法,而应当结合护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积极对患者进行情志疏导。   【参考文献】   [1] 邱隆树,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