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7预应力上海论坛学术论文集·工程设计
高效体外预应力技术
在加固和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项剑锋1,2
(1、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2、浙江剑锋加固工程有限公司,杭州310000)
摘要t笔者自1988年开始将高效体外预应力技术引进钢筋砼大梁的加固工程中。开始时是采用光面钢绞线作为补强拉杆,
用手工横向张拉施加预应力,后来又发展了一种以无粘结钢绞线作为补强拉杆,用千斤顶纵向张拉,或用手工横向张拉,
或用二者结合的方法施加预应力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并且将应用范围扩大到加固楼面板、减小大梁截面高度、拔柱、
拆墙及增加水池池壁抗浮能力等加固和改造工程中。本文介绍了这种加固方法在8个方面的应用,并附有代表性工程的施
工照片。
关键词t无粘结钢绞线;高效体外预应力;大梁加固;楼面板加固;减小梁截面高度;拔柱;拆墙;水池池壁加固;施
工照片
1 我国传统的低效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
加固方法有二种:一种为非预应力加固方法,另一种为预应力加固方法。在我国现行混凝土结构加
拉杆法、下撑式拉杆法和组合式拉杆法三种。这几种方法均是以I级钢或Ⅱ级钢作为补强拉杆,采用手
工横向张拉施加预应力,两端采用电焊的方法与固定在大梁两端的钢板托套相连。传统的预应力下撑式
拉杆加固法如图l所示。 ·7
图1传统的预应力下撑式拉杆加固法
预应力加固法的主要优点是见效快,随着预应力的施加,裂缝宽度随即变小,大梁产生反拱,原有
钢筋的应力随即变小,属主动加固法。对于下撑式预应力补强拉杆法,还可同时加固正截面强度和斜截
面强度。它还有一个明显的优点是,可以用于超筋截面的加固。而非预应力加固法为被动加固法,要待
大梁的变形继续增加以后才能逐渐起作用,所以加固以后裂缝宽度和挠度仍会继续增加,而且正截面强
度和斜截面强度一般不能同时得到加强。对于近几年广泛采用的外部粘贴碳纤维布法,更具有一个致命
的弱点:当充分发挥碳纤维布的高强度时,砼的裂缝宽度将达到不能容忍的程度。但是,钢筋砼大梁传
统的体外预应力加固法由于采用强度低、柔性差、长度短的I级钢筋或Ⅱ级钢筋作为补强拉杆,也存在
下述缺点:
l、需要拉杆承担较大的内力时,材料面积很大使施工很困难;
2、预应力数值不高,预应力损失所占的比例比较大,长期预应力效果不好;
3、大梁端部固定需要焊接,对于不允许有明火的场所不适宜采用;
4、要弯成三折线形状,并进行横向张拉比较困难,弯折处的摩阻力很大;
5、拉杆应力不容易控制;
..345..
2007预应力上海论坛学术论文集·工程设计
6、不能搞连续跨加固。
2高效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历史
由于传统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采用低强度的钢材作为补强拉杆,是一种低效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
存在一系列缺点。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笔者自1988年开始,在传统的下撑式预应力补强拉杆法的基础上
发展了一种用光面高强钢绞线作为补强拉杆的“高强钢绞线体外预应力加固法”。其设计和施工方法见参
考文献[1】。做法如图2、图3所示。
图2光面高强钢绞线体外预应力加固法 图3钢绞线长拉后大梁仰视图
由于当时我国还没有生产无粘结钢绞线,所以只能采用光面高强钢绞线作为补强拉杆。这是一种高
效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与传统的低效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比较具有下述优点:
1、由于钢绞线的强度高,当需要拉杆承受较大内力时,材料面积也不需要很大,施工起来比较方便。
2、由于张拉应力高,预应力损失所占比例小,所以长期预应力效果好。
3、端部锚固有现成的锚具可以利用,安全可靠,不需现场烧电焊,适用范围广。
4、钢绞线的柔性好,很容易形成设计形状,施工起来方便。
5、拉杆应力可采用手持式引伸仪测试,容易控制。
6、由于钢绞线的长度长,可以采用连续跨加固,加强了结构的整体性。
这种加固方法94年在上海举办的“94江、浙、沪城乡建设新产品、新技术展示会”上荣获金奖。
介绍该技术的论文1994年被收入《中国实用科技成果大辞典》中,1996年被《后张预应力砼设计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陶学康主编)收入《工程应用篇》中,1998年被收入《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