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医按摩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体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谈中医按摩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体会
洪小惟
(烟台市芝罘区洪福中医推拿中心;山东烟台264000)
【摘要】目的:经过多年理论基础和临床操作及运用总结,总结出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其学术特点,有利于其继承发展,同时在第二部分就目前临床发病的病状治疗方法用具体数据进行了对比治疗总结分析,对提高临床推拿师的诊病,治疗能力及疗效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值得推广。
方法: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多年以来我一直在进行研究是我的临床课题,通过对推拿疗法的定义论述,是当前在临床应用的普及率及其研究的紧迫感必要性。常规手法力度要循序渐进,有层次感,由浅入深,重点施术于肌肉紧张僵硬处,以酸胀感为宜。以拇指拨揉背阔肌及冈下肌等处以寻找压痛点,点按肩中俞、肩外俞、风门,天宗等学。在肩部后伸的过程中背扩肌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若后伸功能受限,则往往可在上背部肩胛骨周围呈现明显的压痛区域以及肌肉紧张拘束感,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按动结合的方法来促其改善,是辩证施治的关键所在。再加上针刺,病因比较重加艾灸,起到时半功倍的疗效。
结果:治疗组64例中,男29人,女30人;好转3人,无效2人。加上针刺,病因比较重加艾灸,起到时半功倍的疗效,治疗组总治愈率为91.29%。
结论:对于推拿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源流手法分类详细进行系研究阐述,对于分类治疗进行系统整理,对于在目前临床中应用进行初步论述和探讨,增强了临床普及应用的可能性同时阐述目前在推拿治疗所存在不足及今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挑战等问题,以上所述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加上针刺,艾灸疗效满意。
关键词:以常规手法综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一、临床资料
本研究课题中的64例患者均符合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诊断标准,并经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合格者。治疗组:64例中,男29例,女30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81岁,平均年龄52岁;病程最短2—3天,7—10天,11—20天,最长20—30天;治愈59人,好转3人,无效2人,采用综合治疗以中医推拿为主配合艾灸针刺,常规手法治疗,治愈明显提高,治疗天数缩短,治愈率92.19%。对照组:62例中,男22例,女40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51.5岁;病程最短7—10天,10天—20天,20—30天,最长30—60天,治愈56人,好转2人,无效4人。以常规手法治疗,疗效天数明显上升,治愈率90.33%。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症状经统计分析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pgt;0.05),具有可比性。
表经统计学分析,x2=0.0168,pgt;0.05。两组性别无差异,有可比性。
经统计学分析,T=0.1190,pgt;0.05。两组年龄无差异,有可比性。
经统计学分析,T=0.6050,pgt;0.05。两组病程无差异,有可比性。
治疗组:治愈率92.19%,好转率4.68%,无效率3.13%.对照组:治愈率93.33%,好转率3.13%,无效率6.45%
二、病案举例
患者罗某,男,55岁,家住烟台市芝罘区,搬运工人,于2014年6月来我推拿中心就诊,(1)患者主诉:肩臂部疼痛,尤以夜间为甚,几乎无法正常入睡,(2)现病史:现尤其左侧卧位疼痛加剧,遇阴雨天及风凉环境则肩部有沉重感,遇热则疼痛及沉重感随即减轻,不能很好的完成穿衣等基本动作.(3)既往史:经询问得知患者已有10年,曾经尝试药物治疗及单纯的针灸治疗,结果没有得到满意疗效.(4)检查:患者皮肤表面无肿胀瘀紫等异常变化,患者言谈语声均正常,体内无异常气味,进一步询问患者,无全身症状,触摸肩部无畸形,没有弹性固定,但在触摸拿揉肩部时略感凉义.
治疗方法:患者俯卧位,以手掌推、揉背部,反复施术,以背部发热及肌肉紧张缓解为宜,一般每手法操作3~5遍,为更好的达到渗透的目的,使患者在接下来的点按拨揉等刺激性较强的手法中易于接受,有时还需要以肘部在背部作理按顺筋法,需要注意的是手法力度要循序渐进,有层次感,由浅入深,重点施术于肌肉紧张僵硬处,以酸胀感为宜。以拇指拨揉背阔肌及冈下肌等处以寻找压痛点,点按肩中俞、肩外俞、风门,天宗等学。然后患者取见侧卧位,双手拿揉三角肌,肱二、三头肌,3~5遍,点按臂臑穴,以上肢有麻胀感为宜,随后,一手点按肩髃穴,另一手点按曲池,同时做肩关节外展、内收及旋转动作3~5遍,以患者能够承受为度,点按尺泽,手三里,合骨穴。然后将上肢后伸。然后点按肩井,秉风,缺盆穴,沿锁骨下缘由内向外作按揉法。对于内收活动受限,我们可以采用推肩拉肘内收法,及术者立于健侧后方,一首推住健侧肩部固定,另手从健侧胸前脱其伤侧肘部缓缓牵拉使其内收,在嫉妒内收位用体侧抵廑健侧肩后部,一首空拳叩击伤测肩部周围数遍.然后沿上臂至前臂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