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研究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谈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研究 鲍传萍(黑龙江省双城市中医院 150100) 【中图分类号】R25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8-0092-02 【摘要】本文从中医学对脂肪肝病因病机的认识、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三个方面对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浅析、论述,以对脂肪肝的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有所启迪。 【关键词】中医药 脂肪肝 研究现状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肝脏代谢功能发生障碍,导致脂类物质的代谢平衡失调,过量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而形成的一种病理状态。目前西医尚无治疗脂肪肝的特效药物,而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治疗脂肪肝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独特的疗效,其作用广泛,效果显著,副作用小,可长期服用。本文就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研究现状做一分析论述。 1 中医学对脂肪肝病因病机的认识 祖国医学并无脂肪肝的病名,但根据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积证”、“胁痛”、“痰浊”等范畴。现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颇多,但大多都认为过食肥甘厚味,或过度饮酒,或感受湿热疫毒,或情志失调,或久病体虚导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湿邪、痰浊、瘀血等病理因素瘀积于肝脏所致,其病位在肝,与脾、肾等脏腑紧密相连。潘金友等[1]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是长期嗜食肥甘厚味或因情志失调及某些疾病等因素,使脾胃失其健运,湿热结聚成痰,肝失疏泄以致痰湿互结,阻于肝络而成。杨钦河等[2]认为本病由于过食厚味、饮食失节、嗜酒无度、情志不调等导致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肾之气化无权,水湿、痰浊、瘀血内停,化生脂浊,留着肝络而成。王振卿[3]认为本病是由于饮食过度或嗜食甘肥厚味,酒食内伤,积热内蕴,或久坐久卧,体丰痰盛,致肝疏泄失职,脾运化乏力,水湿内停,痰浊内生,瘀阻肝络而成。 2 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方法 2.1 辨证分型论治 裴道灵等[4]将脂肪肝分为三型进行辨证施治:肝郁脾虚型,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运,用柴芍六君子汤加减;血瘀痰阻型,以活血理气、化痰散结,用膈下逐瘀汤合四逆散加减;肝肾阴虚型,以补益肝肾、活血和络,用一贯煎合六味地黄汤加减。王伯祥[5]将脂肪肝分为四型进行施治:肝郁气滞型,以疏肝理气,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气血瘀阻型,以疏肝理气、活血止痛,用膈下逐瘀汤加减;痰浊内阻型,以疏肝理气、化痰散结,用四逆散合导痰汤加减;正虚瘀结型,以大补气血、活血化瘀,用八珍汤合化积丸加减。金君年[6]将脂肪肝分五型进行论治:肝气郁结型用柴胡疏肝散加减;痰湿困阻型用平胃散加味;湿热内蕴型用加味柴胡汤;瘀血阻络型用复元活血汤加减;阴虚肝郁型用滋水清肝饮加减。 2.2 专方专药治疗 方杰等[7]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脂肪肝36例。 设对照组20例,给予易善复胶囊口服,两组均用药2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好转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治愈7例,好转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5%。冯蓉[8]采用自拟活血降脂调肝汤治疗39例患者,与脂必妥片对照组21例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9例,有效2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19%;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1.14%,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韩伟锋等[9]用消胀调肝汤治疗肥胖性脂肪肝64例,其中治疗组治愈45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70.31%。 3 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3.1 单味药研究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相继开展了中草药抗脂肪肝的药理研究,筛选出了一批有效的抗脂药物,如人参、山楂、大蒜、姜黄、何首乌、枸杞子、柴胡、丹参、泽泻、黄芩、绞股蓝、虎杖、葛花等。同时对其机制也进行了探索,如:汪敏[10]发现绞股蓝能抑制脂肪细胞产生游离脂肪酸及合成中性脂肪,对脂质代谢失调有明显调控作用,因而可以治疗脂肪肝。 3.2 复方中药研究 林青等[11]用去脂软肝丸对高脂饲料及注射蛋黄乳液所致的高血脂症动物和乙硫铵酸引起肝脏载脂蛋白减少所致的脂肪肝动物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去脂软肝丸能促进载脂蛋白的合成,抑制内源性三酰甘油、胆固醇的合成及外源性胆固醇的吸收,对脂肪肝有良好疗效。刘菲等[12]用大黄蛰虫丸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用大黄蛰虫丸喂服造模大鼠。结果发现大黄蛰虫丸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脂肪性肝炎的生化指标(体重、肝指数、血总胆固醇、游离脂肪酸及血清转氨酶均呈下降趋势),但不能减轻肝组织学病变。黄兆胜等[13]研究虎金丸对大鼠脂肪肝病理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表明,虎金丸能显著改善其病理变化,使其脂变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