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人画论:推动文学理论“意境论”完成
2009年 3月 宁夏社会科学 No.2.Mar.20o9
第2期(总第 153期 SocialSciencesinNin~xia Gen.No.153
文人画论:推动文学理论“意境论’’完成
滕志朋
(广西财经学院 文传系,广西 南宁 530003)
摘要:中国古典文人画论,与传统文学理论关系极其密切。文人画论先是借助于文论而得以产生和发展
起来,其后则回馈文论,画学思考推动文学理论的发展。文学理论中的意境论的演进 ,特别是在王国维的意
境理论中,体现出画论的影响或痕迹、画学的思维理念,文人画论对意境论的完成起到了潜隐而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文人画论;传统文学理论;意境;王国维
中图分类号:1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292(2009)02—0157一o4
说到意境理论从萌芽到完成的历史,文学理论研究者往往会 以为完全属于古典文论 自身的界
域——毕竟,从刘勰到王国维,对意境理论有过贡献的文论家人数众多,“意”、“象”、“境”、“意境”、“境
界”等相关范畴在文论中得到了最直接和最广泛的论述。但饶有意味的是,一代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
在他的重要论文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一方面把意境看作是包括绘画、文学、音乐、舞蹈等各门中
国传统艺术的共同理想;另一方面,在谈到对中国艺术意境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的各门艺术时,宗先生首
先谈到并称引最多的,却是绘画,其次才是诗(文学)… 。
宗 白华先生谈意境时何以如此 “偏爱”绘画呢?一个可能的设想是 :在意境理论的发展历史中,传
统绘画和画论尤其是其中的代表——文人画和文人画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 、 画论霜丐于文论
画学界的比较研究表明,中国传统绘画理论最初是受文论的启发而产生、发展起来的。谢赫的 《古
画品录》是画论的发端。谢赫为何写作这样一本书呢? “谢赫及其 《画品》绝不孤立,诗歌有钟嵘的 《诗
品》、书法有庾肩吾的 《书品》……”[2 原来是效仿诗家、书家,对画作进行评级定品。更进一步,我们看
到 《古画品录》和曹丕 《典论论文》、刘勰 《文心雕龙》及钟嵘 《诗品》之间有很多相似、相通的地方。比如
谢赫著名的 “六法”之首的 “气韵生动”,其 “气韵”之 “气”,最先见于曹丕 《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
后在 《文心雕龙》中出现数十次,诗《品》中亦有九次 3【J94_9。“韵”,在陆机 《文赋》中有 “收百世之阙文,
采千载之遗韵”旬,在 《世说新语》中常以 “韵”来品第人物。因此 日本学者金原省吾认为,“韵”是音响
的意味,画论中的 “韵 ”原是 “由诗而来的影响”[4]101。
谢赫解释自己的写作缘由,说法也与 《文心雕龙》相类。刘勰说,“夫 文‘心’者 ,言为文之用心也”。
谢赫则说 “夫 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31121。实际上谢赫的 “六法”论灵感来源之一很可能就是刘勰
《文心》的 “六观”论_5J。 “六观”是刘勰分析文学作品优劣的方法,谢赫则借鉴、模拟而倡言 “画有六
法”,将作硒的技术要求引入作品分析,并以之定 “众画之优劣”j7。。
谢赫现象绝非偶然,反过来思考则容易理解,那些画论家实际上本身也是文人。既然文人们以文论
画,自然就将文论 (诗论)范畴、术语或观念引入画论。所以丰子恺先生在 《绘画与文学》中指出:“中国
收稿 日期:2008—12—25
作者简介:滕志朋(1968一),男,广西桂林人,广西财经学院文传系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与文化、
文艺美学。
一 l57—
古代的画家,大都是文人、士大夫。其画称为 文‘人画’。中国绘画与文学的关系之深,于此可
见。”6【J4I4宋邓椿 《画继》也早揭明:“唐则少陵题咏,曲尽形容;昌黎作记,不遗毫发。本朝文忠欧公、
三苏父子、两晁兄弟、山谷、后山、宛邱、淮海、月岩,以至漫仕、龙眠或评品精高,或挥染超拔,然则画者,
岂独艺之云乎?”邓氏提到的品画者,无一不是大文人,所以邓 氏乃可以坚称:“画者,文之极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数学:2.3《有理数的乘法》同步练习(浙教版七年级上).doc
- 数学:2.2《有理数的减法(二)》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上).doc
- 数学:2.4《有理数的除法》同步练习(浙教版七年级上).doc
- 数学:2.5《有理数的乘方》同步练习2(浙教版七年级上).doc
- 数学:2.5《有理数的乘方》同步练习1(浙教版七年级上).doc
- 数学:2.4《有理数的除法》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上).doc
- 数学:2.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2(浙教版七年级上).doc
- 数学:2.8 《计算器的使用》同步练习(浙教版七年级上).doc
- 数学:3.3《立方根》同步练习(浙教版七年级上).doc
- 数学:3.3《立方根》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上).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