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大气监测中的光谱学和化学技术
刘丈清 董风忠 崔志成 刘建国 谢品华 张玉钧 魏庆农
(中国科学院台肥研究院安徽光机所 合肥 230031)
摘要:支中简略评论了环境大气痕量气体测量的光谱学和化学技术,其中重点介绍差分光学
光吸收光谱(TDLAS),以压色谱、质谱和色一质联用技术、化学发光刹量技术、基体分离和电子自旋
共振-iL术和超声膨胀技术等,并且对宽带光谱测量、光谱技术之间,光谱技术与化学技术之间的联
用.以及仪器的小型化趋势作了展望.
关键棚:痕量气体:光谱技术;化学分析技术
1.引言
要了解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和大气环境污染的成囡和后果.需要测量大气中痕
量气体的浓度以及它们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也需要测量它们的光解速率及其演化和规律,预测其
发展趋势和后果。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消除污染的策略。目前己认识的大气污染物约100多种,这
些污染物以分子和颗粒物两种形式存在于大气中,分子状污染物主要有S02、NOx、CO、03,总氧
化剂,卤化氢以及碳氢化合物等。颗粒污染物有TSP’IP,自然降尘等、其主要化学成份是重金属
和多环芳烃等。在环境大气痕量气体测量技术中.主要采用光谱学和化学方法。光谱学技术和点式
化学测量相比较的优势在干:门、可咀反映一个区域的平均污染程度。不需要多点取样,这对于连续
监测或泄漏监测十分有用;f2)能对不易接近的危险区域监测;(3)可咀同时测量多种气体成分。所以,
光谱学技术是当前重要环境大气痕量气体在线监洳的发展方向和技术主流。化学技术可以检莉光谱
技术不能检测的某些痕量气体,而且测量手段也更直接。光谱学技术和化学方法在许多测量平台上
互补,它们之间的结合大大提高了探测的灵敏度和痕量气体的探剩种类,测量结果的相互比较也大
大提高了测量的可信度。根据所承担的国家“963项且”、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项目,文中介绍和评述目前环境火气痕奄气体监测中光谱学技术和化学技术的发展概况一
并展望今后的发展趋势。
2.光谱学测量技术
光谱学测量技术在大气化学研究和污染气体监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是由于:(1)探测
由于分子光谱
灵敏度高,一般可以达到ppbv-pptv级,能够满足大气中痕量气体监测的要求;(2)
的“指纹”特征,其娃择性根强;(3)按测的区域范围广,气体种类多。响应时间快,非常适台于
大范围现场实时监测,其监测的费用和成本比其它方法要低得多,目前在环境大气痕量气体和污染
气体监测中最常用韵光谱技术是紫外同‘见波段的差分光学吸收光谱学(DOAS),差分吸收馓光雷达
2.I差分光学吸收光谱学(DOAS)
DOAS基本原理是利用分子对光辐射的特征吸收,也就是说不同的气体分子有着自己的特征吸
收“指纹”。一束光穿过火气,光线会被其中的分子选择性地吸收,使得其在强度上和光谱结构上发
生变化,与原先未经过人气的光谱进行比较,就可得出大气分子的吸收光谱,通过分析吸收光谱不
但可班定性地确定某些成分的存在,而且还可以定量地分析这些物虔的含茧ll”,一些重要肫环境夫
气痕量气体是用DOAS技术首先探测到的,如:对流层中的HONOp1,OH自由基9】、NO,荆、BrO”1
多分子,如:N02、NO、NH3、CIO、IO、03、S02、CS2、HCHO【…。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环境大气痕量气体和污染气体的监测。当光源发出光强为矗的光.通过大气
传输对,将受到大气中气体分子和粒子的吸收和散射,强度衰减为厦对,其定量关系可用朗伯-比尔
定律来描述:
(1)
,(丑)=,o(^)’exp/-L[∑(盯.(兄)C)+占。(A)+£M(A)】弘(A)
式中q(A)和e——分别是第i种气体在波长x的吸收截面和浓度
sH(A)和岛(A)——分别是米散射和瑞利散射在波长x的散射系数;
L——光程长度;
A(^)——与波长关系不大的仪器光学系统透过率。
DOAS的核心思想就是把吸收截面啦(A)分成袖波长迅速变化(例如在吸收峰处)和缓慢变
化两部分:
q(z)=一(五)+Oi。(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