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
——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2008.10.16~ 19·南京)论文集
环境法三题
那力 (吉林大学法学院,长春 130012 )
摘要:中国的环境立法规模大,体系全。但是,中国的环境法规缺乏明确的环境控制目标,重要的环境
法规,与其说是法,不如说是政策宣示,其对企业、个人、政府机构的环境行为缺乏制约性。行政命令-
控制手段,使用环境税、费等市场手段和公众参与是各国环境法通用的三大机制。在中国,行政命令-
控制是环境保护的主要机制。市场杠杆的运用在中国还刚开始,至今没有典型意义上的环境税,低制度
下的公众参与基本没有运行起来。
在中国现行体制和社会条件下,地方党政领导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
级以 GDP 考核干部,干部追求以 GDP 为标志的政绩。在这种导向下,环保工作被忽视。绿色 GDP 标准
给地方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工作导向和激励机制,是价值观的转变和用人机制的突破。中国的环境保护
主要通过贯彻执行政策来进行,而主要不是通过环境立法和执法来进行。各级领导干部是贯彻执行政策
的主力。引进新的政绩观—— 绿色 GDP ,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来源于西方法学的权利本位范式,是特定的历史,时代,文化的产物。当然有其局限性.一是它的地
方知识性而非普世价值性;二是西方法律文化在 21 世纪人类面临的问题前力不从心,甚至无能为力,如
对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三是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大智慧,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发掘这一思想财富,对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问题,很有意义与价值。 中华法系是以义务承当为核心
组织起来的,君明,臣忠,父慈,子孝,是中国文化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基本秩序.
臣要忠君,父亲对子女要慈爱,是典型的义务承担,也体现在法律上。反之,如果子女称自己有获得父
爱的权利,臣也有从君处得到什么的权利,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就很荒谬。义务本位考虑的中心问题是:
我应该做到的我做到了吗?权利本位考虑的是,我应该得到的东西我得到了吗?有没有人在抢夺我的东
西,侵犯我的权利? 义务本位,常思己过,善待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善待自然,也就是善待
了自己(实现了成为君子,完人的人生目标),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的和谐。
就对环境法的影响来说,工业化以来,人们对自然索取过多,竭泽而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
强调对环境保护的义务呢,还是强调人对环境的权利呢?答案当然是后者。环境法的义务本位之回归,
对于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环境法 绿色 GDP 义务本位 和谐
一、中国环境法的突出特点与问题
中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规模不小,体系也堪称完整,甚至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都不逊色。但是,
环保法的执行和实行效果却不乐观,中国的空气、水,土地等资源和环境要素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
污染和环境质量恶化问题。从这一反差的存在,可以看出我国环境法和环境保护体制本身存在一些
深层次的问题。
中国的环境立法作为一套话语体系,已经很完整,很齐全,它有体系,有逻辑,有结构,并且
已经安放进中国的法律体系中。中国的环境立法试图表达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切,言说和解决中国
的环境问题。但是,中国的一些重要的环境法规,与其说是法,不如说更像政策宣示,其模糊性、
宏观性,使人难以确定它禁止什么行为和活动,对各类主体(包括个人,企业和政府机构)赋予了
什么权利与义务。中国的环境法,给人的感觉其主要的功能和实际作用是宣示,宣示(政府)对待
环境问题的态度;是动员,动员人们来应对环境问题;是号召,号召人们保护环境。中国的主要的
环境法规的用语都是宣示性的,期盼性的,愿景式的,而且这种期盼和愿景是脱离中国实际的,很
多是做不到的,实现不了的。法律应该是有刚性的,赋予有关主体具体权利和义务的。中国的环境
法使人感到它不是一个要付诸执行的法律体系,不是有内容,拿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的法律体
系。
与一些国家的环境法相比,中国的环境法规缺乏明确的环境控制目标。例如,美国的清
洁水法,明确地把让美国的水质达到规定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