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要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 一,目前有关虫害诱导的玉米化学防御机制
已经日益受到各国研究者的重视,其中次生代谢物质 (TA.基肪酸类物质、挥发物以
及保护性酶)已经成为玉米中的研究热点。
本文采用化学分析与基因表达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信号传导物质茉莉酸甲醋与
水杨酸 (甲醋)对粤农9号和粤农19号玉米幼苗玉米叶片典型化感物质经基脂酸
(DIMBOA)的化感活性、含量及其关键调控基因Bxl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
茉莉酸甲醋 (30%,40111)处理48h后,粤农9号玉米幼苗叶片提取液 (10%)与
对照相比对稗草根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且丁布 (DIMBOA)含量也是显著升
高,同时茉莉酸甲醋处理3h对Bx1的表达有明显的诱导作用,这表明玉米化感
物DIMBOA合成与释放可能与茉莉酸信号传导途径有关。而对于粤农 19号品种
来说却没有此效果。对于两个品种来说,水杨酸甲醋对玉米叶片DIMBOA的化感
活性、含量及其调控基因Bxl的表达无明显影响,而水杨酸 (5-10mmol/L)处理
能够显著降低玉米叶片DIMBOA的含量,使得化感活性降低,这说明水杨酸信号
途径对玉米化感物质DIMBOA的合成具有负调节作用。
同时本文也研究了信号传导物质 (水杨酸、茉莉酸甲酷以及水杨酸甲酌)对
玉米品种粤农9号和粤农19号幼苗处理不同时间后其防御性保护酶的影响。茉莉
酸甲醋以及水杨酸甲醋 (30%,40111)处理玉米幼苗48h,过氧化物酶(POD)和超
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都显著增加,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不同浓度
(2.5mm ol/L,5mm o/lL和 10mm ol/L)水杨酸处理玉米幼苗48h,过氧化物酶
(POD)、过氧化氢酶 (CAT)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都呈现不同的变
化规律,POD和SOD随着浓度的升高其活性增加,CAT则随之降低。不同玉米
品种其酶活性变化也有差异。水杨酸作为系统获得抗性的信号分子,本文也研究
了SA (5mm ol/L)处理玉米幼苗后不同时间保护酶 (POD和SOD)活性的变化
情况。研究表明:处理叶和未处理叶POD和SOD酶活性都升高。处理叶POD酶
活性随着时间的变化活性升高幅度高于未处理叶:处理叶酶活性最大值也高千未
处理叶。处理叶SOD酶活性随着时间变化其活性达到一个最大值后则随之降低;
处理叶酶活性最大值也高于未处理叶。不同玉米品种其变化规律也有差异。
关键词:玉米,茉莉酸甲酷,水杨酸 〔甲酷),」布,保护酶
1前言
早在19世纪初,Kirby和Spence就提出:几乎没有一种植物能够避免m虫
的取食危害,但也没有一种植物能被所有的昆虫取食危害 (钦俊德,1987)。植食
性昆虫与植物协同进化的结果是植食性昆虫有其特定的取食范围,植物对昆虫具
有防御能力,两者存在相互适应的现象。植物为抵抗昆虫的为害,在长期进化中
形成了复杂的化学防御体系,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一些在代谢中派生出来的而与
其本身生长发育几乎无关的化学物质,被称为次生性物质或次级代谢物质 (昊福
祯等,1990)。这些化合物可以单一或者协同对害虫起作用,影响昆虫的生长、发
育、行为和群体生物学,构成植物的抗性。自Green和Ryan(1972)首次发现虫
害可以诱导植物产生具有防御作用的物质— 蛋白酶抑制剂以来,有关虫害诱导
的植物化学防御机制及其产生机制,已经受到各国学者的高度重视,目前已经成
为化学生态学和植物生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虫害诱导的植物化学防御主要包括直接防御 (Induceddirectdefense)和间接
防御 (Inducedindirectdefense)两个方面。直接防御是指植物在遭受植食性昆虫
进攻后,产生一些对昆虫具有忌避、拒食或 (和)毒杀作用的化学物质 (如菇类
物质、生物碱)或者产生一些阻碍昆虫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利用的化学物质 (如蛋
白酶抑制剂、多酚氧化酶),从而使植物本身对害虫产生一定的抗性,免于受到更
大的损失;间接防御是植物在遭受植食性昆虫进攻时,产生某些挥发性物质 如〔
单菇、倍半菇),引诱为害昆虫的天敌,从而达到防御植食性昆虫继续危害的目的。
目前,直接防御在烟草 (土要是烟碱)和禾本科作物 玉〔米、小麦、高粱)(主要
是丁布)中做了大量研究,认为虫害能在一定程度上诱导防御物质的产生;对于
间接防御,目前随着对植物、植食性昆虫、天敌三级营养关系研究的重视,研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