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治课教学的“开场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政治课教学的“开场白”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谈政治课教学的“开场白” 鲁 梅 河南省汝州市二高,河南 汝州 467500 中图分类号:G633.2 “开场白”,在教学中又称“导言”、“课始”、“开头”、“导入”等等,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常言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开场白,可为一堂课的讲解定下基调,使整个教学进行的和谐自然浑然一体,犹如春色初展,鲜花含露,令人钟情。相反一节课开头若死板生硬,平淡无奇,则很难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学习动机。因而,根据笔者自己的教学体会,设计引人入胜的开场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以耐人寻味的事例为开场白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耐人寻味的事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里,帮助学生开拓思维,丰富联想,而且可以使学生从美的感受中领悟到人生哲理。因此,笔者在教学中,经常运用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寓言、名人轶事等事例导入新课。如,在讲“矛盾的普遍性”时,笔者首先讲了我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说他们都是绝代佳人,各享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称。但私人又各自都有生理缺陷:西施耳朵特小,王昭君脚特大,貂蝉有狐臭,杨玉环形体过于丰满,以至于走路的响声不堪入耳。这个事例使学生兴趣盎然,等待着教师的讲解。笔者稍作停顿后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四大美人如此,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如此,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又如,在讲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问题时,我先挂一幅图,上面画着楚霸王坐在椅子上,两脚高高举起,双手使劲搬椅子,想把自己举起来。然后讲述他跟手下将士比试谁坐在椅子上把自己举起来的故事。再问学生:楚霸王能否把自己举起来?从哲理分析,是什么原因?学生看着图画,听着故事,开动脑筋,注意力很集中。我再稍加提问、讲述,学生对“主观能性作用无论多么巨大,总要受到客观规律制约”的问题,就比较容易接受了。这样扣人心弦的疑问,学生印象深刻,能引起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 二、以扣人心弦的疑问作开场白 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突,造成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思想的火花。 课堂教学之始巧设疑问,于无疑处设疑,能使学生处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让学生带着满脑子的疑问进入新的教学活动中,这样既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可启迪学生思维,如,笔者在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时”,先提出一个问题请学生回答:“雨水对于农作物的收成是有益还是有害?”笔者刚说完,学生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当然有益”既然是有益的,那么雨水越多对农作物的收成越有益吗?“笔者这样反问,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了,同学们相互热烈地议论着。这时,笔者因势利导,告诉学生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又如,在讲“意识是物质的反映”问题时,我事先把一束鲜花包在不透明纸里,上课时先对学生讲,你们能考入高中,说明脑子的机能是不错的,然而在我没打开这个纸包前,知道这个纸里包的是什么?学生都笑了。俏皮的学生讲是“X”、“未知数”。然后边打开纸包边说,现在老师把一束鲜花献给在座的为祖国发奋学习的同学们。在愉快的欢声笑语里,通过讲座,把课本中讲的“意识不是人脑中固有的或自生,而是对客观外界的反映”的道理弄明白。 三、以寓有哲理的语言为开场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巧用诗句、成语、俗语、名言等开头,将会使枯燥的内容趣味化,通俗化,从而使学生在情趣中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提高觉悟。 诗词蕴含极为深刻的哲理,因此,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一些优秀的诗词作为开场白,能使教学语言生动形象,产生先声夺人的教学效果。如:笔者在讲“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时,是用白居易的成名之作“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开头的;在讲“矛盾同一性”时,是用元朝一位很有才华的女诗人号称管夫人给赵孟的一首词开头的。词中写道:“把一块泥,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诗词深刻的哲理,扣击着学生的心弦,激起感情的浪花,点燃了思维的火焰。 成语语意新颖,言简意赅,有着深刻的哲理。用成语开头能催人深思,给人启发,如,在讲“客观事物是普遍联系”时,笔者首先列举“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个成语,让同学们分析,城门失火与护城河里的鱼之间有什么联系;接着又提问,世界上任何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之间是什么关系?有没有孤立的事物呢?这样层层设问,就把学生引入思索遐想之中。比如:我讲到“按客观规律办事”时谈了郭氏种树;讲到“形面上学”时谈了囫囵吞枣、刻舟求剑;讲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时谈了郑人买珠;讲到“矛盾以方面相互转化”时举了塞翁失马…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