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成人静脉输液PPT
静脉输液的技巧方法 十四、局部血管扩张法 1.外涂血管扩张剂法对周围静脉显露不明显血管痉挛穿刺困难患者用棉签蘸1硝酸甘油涂在手背上并湿热敷局部3min左右表浅小静脉迅速充盈经临床观察和仪器检测证实此法能使静脉直径明显增加血管充盈度增强且无过敏反应发生。 2.用棉签蘸阿托品注射液适量涂擦穿刺局部皮肤25min后局部浅静脉扩张充盈显露均未发生不良影响及后果但婴幼儿、青光眼、心血管患者、高热抽搐、烦躁者慎用。 3.山莨菪碱擦拭局部皮肤同前。 静脉输液的技巧方法 十五、热敷法:1、对血管弹性差脆性大血管细看不清穿刺有困难患者亦无不良反应产生。 2、局部热敷能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环血管扩张静脉充盈暴露。选用热敷局部穿刺法与常规穿刺法对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穿刺成功率热敷法高于常规法。对指趾静脉穿刺、对小儿腹泻导致循环差静脉塌陷难以穿刺的患者均主张配合热敷法有助于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静脉输液的技巧方法 十六、穿破后的补救方法对静脉穿刺时扎穿血管后采用指压扎穿部位法止血进行补救即扎穿血管后针头缓慢往外撤当有回血停止立即指压扎穿部位同时松开止血带用1条胶布固定针柄。先以指重压1s左右然后打开输液调节器手指轻按以液体能缓慢通过为准观察1min左右无外渗可停止按压胶布固定针头调整滴数。认为此法特别适用于婴幼儿、老年人和不易寻找血管的患者。对此方法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即扎穿血管后针头外撤有回血后不应停止还应将针头再前行少许使针头超过扎穿部位可避免渗漏。在作静脉穿刺时输液针头应留1/4长度的针梗在皮肤外才能实现穿破血管后加以补。 静脉输液的技巧方法 十七、无痛注射穿刺方法:皮肤痛觉神经纤维大多数分布于表皮,其痛觉感受器呈点状分布在手背上,有触点25个,痛点100个200个,所以VP时病人对疼痛非常敏感。经研究表明近尺侧的静脉穿刺时疼痛最轻而近桡侧的静脉穿刺时疼痛最明显,这可能与神经分布、皮肤松弛及张力大小有关。减轻进针疼痛的方法还可以利用针尖刃面的锐度,穿刺时斜面略向左减少针尖对组织的切割和撕拉,以达到减轻疼痛和减少组织损伤的目的。 静脉输液的技巧方法 十八、逆行穿刺对于长期输液、血管条件差、穿刺困难的病人,可充分利用四肢末梢血管采用手足背静脉逆行穿刺法,其优点是回血好滴数不受限制不影响血流,可以弥补指掌关节向心穿刺不易固定的缺点,采用此法时必须选用手足背血管而不应选择手指、足趾向上回血的小静脉,因此处无交通支,逆行穿刺将造成血液淤积使穿刺失败。 静脉输液的技巧方法 十九、固定方法:VP时的固定方法是整个输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力学、美学原理,采用一侧滚动法较为规范,即先粘贴一侧皮肤拉紧胶布至对侧皮肤这样可使胶布处于紧张状态保证不松动,妥善固定可防止针头刺穿静脉,还可阻止微生物被松动的针尖带进组织。 静脉输液的排气方法 1、茂菲氏滴管倒转法:排气时把茂菲氏滴管倒转向上打开输液管调节器,当液体流入茂菲氏滴管满1/3时,右手食指和中指将茂菲氏滴管上端的输液管反折,同时迅速将茂菲氏滴管倒转回来,并轻轻挤压茂菲氏滴管,液体顺利通过茂菲氏滴管与下段输液导管交界处,避免形成气泡。。 成人静脉输液 静脉输液是一种经静脉输入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的治疗方法。对于静脉输液,护士的主要职责是遵医嘱建立静脉通道,监测输液过程以及输液完毕的处理。同时,还要了解治疗目的,输入药物的种类和作用,预期效果、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静脉输液的原理 静脉输液是利用液体静压的物理原理,将液体输入体内。输液瓶是一个入口和大气相通,下连橡胶管的玻璃瓶或塑料瓶。瓶内液体受大气压力的作用,使液体流入橡胶管形成水柱,当水柱压力大于静脉压时,瓶内的液体即顺畅地流入静脉。 基本简介 因注射的部位与输液的不同,可分为外周静脉输液、中心静脉输液、高营养输液(TPN)与输血等。静脉输液是一种高度专业技术,其治疗层面涵盖肠道外输液、营养支持、用药与输液的治疗,回顾其历史,始于17世纪,但巨大进步主要发生于20世纪。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常规护理技术操作,虽看似简单,却有不少技巧。如果使用得当不仅能有效减轻病患的疼痛感,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医患纠纷。 静脉输液的目的: 1.输入液体和药物以达解毒、治疗和控制感染的目的。 2.补充营养及水分,维持和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3.补充体液,纠正血容量不足,改善微循环,回升血压。 4.输入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减轻或消除腹水及组织水肿。 静脉输液常用部位 (1)上肢静脉:包括手部及手臂的静脉(如手背静脉、前臂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前臂内侧静脉等)。这类静脉比较表浅而且安全。紧急输液时采用肘部静脉。 (2)头皮静脉:多用于婴幼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