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湘西土家族民歌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谈湘西土家族民歌
◇ 张妮妮
(四川省宣汉中学 宣汉 636150)
湘西位于湖南的西北部地区,东北临张家界,东南接怀化市,西临贵州铜仁、重庆市的秀山,北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处于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省市的边区,属于云贵高原东端的武陵山区,是一个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地区。
一、土家族民歌概述
在土家族民间最流行的民间风俗活动是舍巴节和调年会。舍巴在土家语中是摆手的意思,所以舍巴节也叫摆手节,内容就包括了“祭祀祖先”“歌舞颂祖”等环节。除了歌舞以外还有唱请神歌的,即“梯玛神歌”。舍巴节是宣扬和传播土家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近年来受到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土家族传统的民间艺术和民族风情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原始古朴而不缺乏人文气息和艺术性的土家歌舞,引起了音乐界专家的关注和研究。
二、土家族民歌的种类
号子——号子,是“劳动号子”的简称,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即兴自由编唱的民歌,音乐坚实有力、粗犷豪迈、自然朴实。[3]直接服务劳动人民的民歌,和劳动关系密切。湘西号子,是具有山歌特点的劳动号子。因劳动种类不同分为多种号子,有拉纤号子,拖木号子,放排号子,撬岩号子,抬岩号子,打夯号子等。
山歌——山歌是产生在山野的劳动生活中的,歌唱高亢、嘹亮、广阔,节奏自由,具有自由抒发人们感情的特点。是人民在上山砍柴,田间劳作,山上放牧,或者行走、休息的时候,为了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或向远处的人们传递情意,对答对唱而即兴编唱的民歌,具有抒情性。音乐的风格真实质朴、热情奔放、即兴性强、曲式结构比较短小自由,多样化。
小调——小调又称“小曲”、“俚曲“、”时调“等,是人们在辛苦劳动之后,日常生活以及婚丧节庆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3]小调流传很广,普及农村和城市,农村的小调反映了劳动农民的日常生活,特别反映了农村人民朴实的爱情和婚姻生活者居多。城市的小调则反应了上流社会的达官贵族以及处于底层社会的农民、工人等的日常生活。
风俗歌——风俗歌是某一个地区或民族所特有的歌唱形式,他与该地区地理环境、民族风俗、生活方式、信仰等等都是密切相关,并只是在举行相应的风俗音乐活动时才来演唱,它的歌词不固定,大多数由演唱者即兴编词歌唱。风俗歌在土家族集居的地区比较流行而且种类多样,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土家族的哭嫁歌和丧歌了,由于时代的进步和变化,现在演唱哭嫁歌时多用汉语演唱,土家族居住地区也有直接用土家族语来演唱的。
传统古歌——古歌,是长期以来流传下来的民歌,大多用古老的民族语言演唱,如土家语,用比较自由的长短句和自然起始的段落构成。风格原始古朴、自然,旋律流畅典雅,结构比较规整,在湘西民间最为典型的是《摆手歌》和《梯玛神歌》。
1、摆手歌
摆手歌又叫“杜巴歌”或“舍巴歌”,是土家族在调年会进行民俗音乐活动时为摆手舞伴唱的一种古歌,因摆手舞应运而生。
摆手舞是土家族地区最流行的一种舞蹈,也是土家族特有的民族舞蹈,主要流行在湘西的古丈、龙山等地。在逢年或是节假日,特别是在调年会中都能看到土家族人民跳摆手舞,庆祝美好的日子和生活。动作简单且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动作改编成舞蹈的,比如插秧、挖土、债包谷、打糍粑等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摆手舞的场面很大,很多人可以来跳舞,舞蹈的动作比较简单。
2、梯玛神歌
梯玛神歌又叫梯玛古歌。梯玛在土家族语中是法师的意思,它在土家人的心目中是传统精神的领袖。梯玛神歌是土家人在民俗活动中祭祀祖先的时候,由法师来主持并演唱的古歌,用土家语来演唱。演唱时一手摇铜铃,一手舞司刀,唱神歌时声音是高亢嘹亮的,节奏比较自由,旋律起伏大,歌词固定,内容直接来自土家族的山歌和小调,简单易懂。
三、土家族民歌的音乐特征
1、歌词特点。湘西土家族民歌的歌词简单,易唱易学,多衬词,歌词多写生活故事,大多数与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日常生活劳动有关。劳动号子的歌词大多数都是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即兴创作编唱的,在日常劳动生活中、劳动人民是边干、边编、边唱的,唱词简单、语言明确,多衬词“嗨咳嗬”等吆喝语气唱词。山歌往往产生于山间、田野的劳作之中,是人民在劳作之中用来抒发自己内心最真实感情的民歌,往往是想到什么就唱什么,看见什么就唱什么的,所以它的歌词即兴性强,感情比较真实、自然、朴实,不带一点修饰。
2、旋律。湘西土家族民歌旋律一般采用无声羽调式,以so la do re so 这几音为基础的,加上迂回润色,从而形成了感人的、非常有民族特色的旋律。旋律以级进和大跳为主。旋律的发展与本民族的语言结合的十分密切,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旋律十分的优美动听、感人肺腑,突出了民族特色的湘西土家族民歌。
3、节奏。土家族民歌是五声音阶体系,节拍一般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