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药的采收加工与炮制应用PPT.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中药的采收加工与炮制应用PPT

第四章 生药的采收加工炮制与性能; ;二?、一般采收原则;?2.叶和全草类:宜在花蕾将开放或花盛开的植物生长最旺盛时采收,但桑叶须经霜后采收,枇杷叶、银杏叶由绿转黄采收。;5. 果实和种子类:果实宜在已成熟时采收,少数用未成熟的果实,如枳实。种子类应在完全成熟后采收。; 6. 菌、藻、孢子类生药:如麦角麦角在寄主(黑麦等)收割前采收,生物碱含量较高;茯芩在立秋后采收质量较好;马勃应在子实体刚成熟时采收,过迟则孢子飞散。;;第二节?? 生药的加工贮存 ;各种药材加工原则;4.果实、种子类药材:果实采后须直接晒干。种子一般在采收时多带果壳和茎杆。晒干后应除净,取出种子。 5.皮类药材:一般在采收后除去内部木心,晒干,如远志,有的应切成一定大小的片块,有的还应刮去外皮粗皮,有的宜阴干。 6.动物类:品种不同,加工方法极不一致,一般兽皮须经整理切洗后迅速烘干或晒干。 ;二. 干 燥;三. 贮藏与保管 ;第二节 中药的性能;一、四气 (一)含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性。 (二)标定四气的依据: 1. 与所治疾病的寒热属性相对; 2.?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的反应;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 反之,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 (三)临床意义:指导治疗。热证用寒凉药,寒证用温热药。这是中医的一条治疗和用药原则。;二、五味 (一)含义: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 (二) 五味与药物作用的关系: 1.辛味:行气、行血、发散以及芳香化湿,芳香开窍, 芳香避秽。 2.苦味:能泄(包括清泄、通泄、降泄)、能燥、能坚阴  3. 甘味: 能补益、能缓急、能和中 4. 酸味: 收敛、固涩 5. 咸味: 软坚散结、泻下利水渗湿 (三)五味的标定依据: ? 1. 真实滋味 ?2. 药物的作用;三、归经: (一)含义: 药物作用对机体某部位的选择性 (二)确定归经的依据: 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立 1.根据服药后药效应所在,或侧重于经络辨证或侧重于脏腑辨证 2.根据脏腑之间的生克关系??????????? (三)临床意义: 提高用药的准确性;经络能够沟通人体内外表里,在病变时,体表的疾病可以影响到内脏,内脏的疾病也可以反映到体表。; 肺经病变,每见喘、咳等证;桔梗、杏仁能治胸闷、喘咳,归肺经。 肝经病变,每见肋痛、抽搐等证;全蝎能定抽搐,归肝经。 心经病变,每见神昏、心悸等证。朱砂能安神,归心经。 同归一经的药物,其作用有温、清、补、泻的不同,如肺热咳漱,虽然黄芩、干姜、百合、葶苈子都归肺经,可是在应用时却不一样。黄芩主要清肺热,干姜则温肺寒,百合补肺虚,葶苈子泻肺实。; 四、升降浮沉 (一)含义: 用以表示药物作用趋向的一种性能确定的依据: 可将药物功效直接作为确定药物升降浮沉趋向的依据 (二)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主要是炮制和配伍 (三)意义:1.利用药物调节紊乱的气机 2.因势利导,有利于祛邪外出 ;各种疾病在病机和证候上,常常表现出: 向上(如呕吐、喘咳) 向下(如泻利、崩漏、脱肛) 向外(如自汗、盗汗) 向内(如表证不解) 能够针对病情, 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说来也就分别具有升降沉浮的作用趋向。 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示泻利。 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药性都是升浮的。 具有泻下、清热、利尿渗湿、重镇安神、消导积滞、潜阳息风、降逆、收敛、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则能下行向内,药性都是沉降的。; 五、毒性 (一)含义:广义的毒性: 药物的偏性 ?? 狭义的毒性: 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伤害性,是用以反映药物安全度的性能 (二)影响毒性的因素: 药物用量大小是影响药物毒性最主要的因素。 药材的品种、产地、采集、贮存、炮制、配伍、剂型、给药途径、用药是否对证、患者体质禀赋等均可影响药物的毒性反应 (三)正确对待中药毒性:? “有毒观念,无毒用药” ;一、炮制 (一)含义:根据中医中药的基本理论,按照中医临床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的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对药物进行各种加工处理的传统制药技术。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