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养生学》4
中医养生学 傅杰英 2007.4 四、环境养生(养形之三) 人以天地之气生,以四时之法成 人类生存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大气、水质、土壤、动物、植物 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 社会环境:社会制度、人际关系、家庭状况 法制、民主、小康、安居乐业 人与自然环境:生态平衡,自然和谐 人与社会环境:人人平等,社会和谐 环境养生就是奏响一曲和谐乐章 无为和谐(古);有为和谐(今) 贫穷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自然环境、外感疾病 飞速发展,环境破坏,贫富差异—疾病谱复杂 和平富裕,科技水平进步—社会环境、内伤疾病 注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带来的新的外感病。 保护环境,趋利避害 以前:利害是自然环境本身的两面性 现在:利靠环保维持,害靠环保消除 《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四时之气更伤五脏 关于生活的观察:温度、湿度、气压 正常生存:<10 ℃;≌ 18 ℃ 、>27 ℃ 。 脉象、舌象、二便、 外感性疾病、内伤性疾病: 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与季节有密切关系 感冒、流感、痢疾、非典、乙脑、流脑 失眠、便秘、中风、心绞痛、胃病、哮喘、痹证 阳气是关键 人适应环境,调节内外依赖阳气 生命的本质是阳气活动 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 元阳源于肾,养于脾,布于肺 顺应四时气候以不伤阳气为重要 (1)动静顺时 春季:阳气升发,气血外浮。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则少。 动静:发型穿戴衣着宜宽松舒展,多散步扩胸,一年之计在于春(志生)。放生。特赦。最忌讳抑郁不展。不宜生冷粘腻沉滞之食物。 节气养生 夏季:阳气隆盛而易发泄;气血盛于表而虚于里。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核疟,奉收者少 动静:晚睡早起。心静自然凉。忌讳发火恼怒,易情绪失控。保证气机宣泄畅通(汗)夏季静养为主,不大动。 调神 饮食 节气养生 秋季:阳气下降,开始潜藏,物态成熟,生机平定。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动静:早睡早起,神志安宁,集中精神,潜心做事。食麻以润之。减辛增酸。 调神: 饮食: 节气养生 冬季: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动静:阴气最盛,阳气收藏,生机潜伏。随日作息,不可妄事操劳或令皮肤开泄而扰动阳气,安静自若, 调神: 饮食: 节气养生 (2)冷暖顺时 如何适应寒暖之变? “冬补不欲极暖,夏不欲穷凉” 冬月伏阳在里,夏月伏阴在里 凡冬月无有大热之时,夏月无有大寒之时 要想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 百单不如一棉 头脚过度取暖,大火烘炙 天然纤维:棉、麻、丝、绸 空调风扇 穿堂风、贼风 2、与社会家庭和谐 主要目的:减少心理困扰以养神 (1)家庭和睦: 家庭关系:夫妻、父母、孩子、亲戚 (2)社会与发病 不和谐社会:浮躁,人制金钱至上,贫富悬殊 和谐社会:平和,法制理性客观,福利社会 (二)慎居处 居住选择 “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