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韩左翼文学的相互观照研究.pdf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2卷第 1期 东 疆 学 刊 Vo1.32No.1 2015年 1月 Dong~iangJournal Jan。2015 论中、韩左翼文学的相互观照 吴 敏 [摘 要]中国现代民族意识的觉醒伴随着中国人对世界认识的变化,并且从一开始就伴 随着对世界弱小民族的关注。中国文学中的韩国书写,就是关注弱小民族文学的重要一 脉。中国文学对近代韩国的关注始于对其沦亡的同情,继之对其英雄的赞颂,直至左翼文 学的相互观照,这其中有一条逐渐清晰的脉络贯穿其间,那便是对血性与勇气的渴望与张 扬。这正是中韩两国相互观照、同气相求、平等交往的重要契合点,也是双方共同的精神滋 养。 [关键词】中国;韩国;左翼文学 ;交流;弱小民族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07(2015)01-0028-08 [收稿 日期]2014—10—03 [作者简介]吴敏,女,文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 东亚文学与文化比较。(上海 200080) 中国在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弱势民 族的自我认识与对强势民族的对抗意识是其中 一 、 对韩国的书写:关注弱小民族文学 重要的组成部分。正是基于国家受欺凌、对被压 迫处境的自我认识,才催生和激发了中国现代民 在对弱小民族的关怀中,对韩半岛民族的关 族意识的觉醒。伴随着中国人对世界认识的变 注和书写可谓最广泛、最集中、也最持久。正因 化,关注弱小民族的文学书写也在 20世纪初的 如此,发 自肺腑的痛心疾首之叹、油然而生的唇 世界亡国史、世界建国史和维新变法史的著述热 亡齿寒之感以及避免重蹈覆辙的警示意图在作 潮中得以集中体现。波兰、印度、埃及、越南、缅 品中随处可见。1904年出版的 《朝鲜史略之新 甸等东欧或亚洲弱势国家的衰亡史给予了中国 书广告》颇有代表性地提到这一点:“东方弱国, 一 个 自我观照的参照系,它也反映出知识阶层在 朝鲜为最,然其政治风俗腐败,与中国仿佛相似, 面对 “弱肉强食”的国际竞争格局时所呈现的焦 帮亟译之以绍介于我国,俾知朝鲜积弱,已有岌 灼和无力感。于是,发掘各 国亡国之因的 “亡国 岌不可终 日之势。我中国宜亟读之,藉为前车之 史”书写,与宣扬建国英杰的 “建国史”书写 自然 鉴”②,从而典型地反映出这种危机和 自警意识。 而然地成为激发民族意识、承载民族血性和勇气 梁启超更是以 《朝鲜亡国史略》、《朝鲜灭亡之原 并使之重新振作和腾飞的双翼,其写作宗 旨无非 因》、《日本之朝鲜》、《日韩合并问题》和 《日本 是使读者从建国史的激励中、在亡国史的教训中 吞并朝鲜记》等时论,集中展开了对韩国社会与 怵然 自戒。 韩国沦亡的思考。他深刻分析韩 国灭亡的原因, ① 本文借用 1921年陈独秀在 《太平洋会议与太平洋弱小民族》一文中所用的 “弱小民族”的概念,指称那些在2O世纪前后被殖 民、受欺压的民族。这里的 “弱小民族”概念并不以国土大小、历史长短甚或国力强弱而定,而是一种文学的、文化的论述。它带有认 识主体强烈的主观色彩,并随认识主体对 自我民族强弱的认知而改变。关于 “弱小民族”概念的详细界定可参看宋炳辉所著 《弱势民 族文学在中国》(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② 《朝鲜史略之新书广告》,作新社于 1904年出版。 · 28 · 将矛头直指招致亡国的韩国皇室、腐败官僚和苟 者的民族意识,作者有意突显了 “优胜劣汰”的 安软弱的国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