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土力学教学内容的关联性研究.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土力学教学内容的关联性 车愿军+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武汉430072) 【摘要】土力学的形成与发展潭干人类工程建设的需要,依赖于工程的实践和设计 安全需求,兼有理论和实践的震重意义。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大规模土本工程建设的开晨, 对以课堂教授为主的本科教学内客提出了大量全新的课题。传统土力学课程理论化、程式 化及现代土力学教材内客上的分割,使学生普遍产生了距离感;教材章节独立,互无牵连, 讲授时容易流于空泛,难以引起共鸣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上游课程与下游课程互无联 系,学科封闭自成一体,这种“孤岛”式的教育不能实现点、线、面的结台,内客枯燥而缺少活 力。故此提出土力学教学内容上的关联性问题,包括相关专业课和基础课的整体设计,土 力学课程内容及结构上的调整,上、下游课程在时序上的衔接等,使学生在学习土力学的过 程之中产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善于思考和自主创新的开拓精神。 【关键词】土力学教学内容关联性 Ⅱ引言 国际上公认为是土力学的创始人。1943年,Terzaghi出版了《理论土力学》,1967年与R.B. Peck共同撰写并出版了《工程应用土力学》,把理论与应用区别开来。《理论土力学》的发表向 读者提供了土力学分析的常用基础方法,作者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那就是作为教本”而 走进大学的课堂。土力学的研究和教学内容从此而奠定了基础。 早在20世纪40年代,我国黄文熙教授在中央大学水利工程系已开始教授土壤力学课程。 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翻译出版不少俄文版的相关文献和专著,如1955年饶鸿雁翻译的 地震科学联台基金(105069)和武汉大学科技创新基金(210270039)资助项目。 *李聪军,博上t1997年从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土术水利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出站。现在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稃学院任 教,从事岩土工程、话动构造及地震危险性等专业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P旦 l土力学教育与袭学1一第一屠垒国土力学教学研讨告I论文橐 《砂土和粘土的物理力学性试验法》,1956年周镜等合译的《土体滑坡原因及其防治方法》等。 Terzaghi,Theoretical 特别需要提到的是,1960年由徐志英翻译出版的《理论土力学》(Karl York soil WilerandSons,Inc.,New1943),该书由于历史原因纸张粗糙 Mechanics,John 而发黄,但是第一次引进西方权威原著的译作。通过学习译作和原著,回顾十余年的教学实 践,感到目前大学课堂上讲授的土力学在教学方面尚存在某些方面改进的必要,包括土与水之 间力学关系的重要性,非饱和土的渗透与固结,土力学与相关课程的衔接与联系等。 目土力学教学内容的改进 土力学的教材在市场上已有数十种,基本的教学内容大致趋同。我们在本科教学时采用 的是1986年由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的《土力学》(冯国栋主编)和2004年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 版的《土力学》(侍倩主编)教材。新教材重点按照新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要求进行了修改, 50007 500212001), 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200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1231999),《地基处理 《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J145—90),《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规范}(JGJ79~1991)等。教学的内容基本上是延续性的,章节包括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 类、土的渗透性、土体中的应力、土的变形性质和地基沉降计算、土的抗剪强度、土压力、土坡的 稳定性分析、地基稳定性以及地基设计与地基处理。 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是课程结束并开始复习总结时,我都会向应届学生提出这样一个简单 的问题:“什么是土力学?土力学要研究的核心问题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