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东京变成了果冻!——Alan Burden谈日本抗震设计(总结).docVIP

2016-2017年东京变成了果冻!——Alan Burden谈日本抗震设计(总结).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2017年东京变成了果冻!——Alan Burden谈日本抗震设计(总结)

东京变成了果冻!——Alan Burden谈日本抗震设计 2013-04-05 17:46:37 ?原文刊于MARK 32,发表译文只为分享和学习参考,勿转商用。文中涉及许多结构和地震术语,作为建筑师的译者并无把握,还望方家指正。 ???????英国资深结构工程师艾伦?博顿(Alan Burden)于1998年创立了以东京为大本营的Structured Environment构造设计事务所,他还曾作为渡边邦夫(Kunio Watanabe)的Structural Design Group(構造設計集團 SDG)的一员,参与了拉斐尔?维诺里的东京会议中心项目。他从结构专业的角度讲述了为什么在3月11日的大地震后东京依然屹立不倒。 ??????多年来,东京居民一直在等待着那场“大的”(地震)。那么,这次对他们来说还算不上那个“大的”,但却足够使这座城市几周里不得安生。 ??????3月11日,星期五,在东京是个晴朗的春日。我刚开完会回到办公室,并与保险经纪人打电话。她向我解释同时承保一家东京和一家伦敦的事务所的困难,我则解释我们——Structured Environment构造设计事务所,如何在近十年来在日本为超过400栋建筑做过结构设计,从来没有任何瑕疵和失效,甚至在地震时。 ??????这时震动开始了。对此我们都习以为常的,于是继续谈了大概十五秒钟,但当震动变得更加强烈时,她说会再打过来。那时,我的一些雇员试图扶住书架以防倾倒,其他人则大叫:“别管这些该死的书架了!”我想看看外面发生了什么,蹒跚地来到阳台上。沿六本木大街的景象令人震惊。街两旁的高层建筑大幅度地前后来回扭曲,就像一个变成了果冻的城市的动画——也许是一辈子只能看到一次的景象。 ??????在最初的震惊稍事平息后,我们通过楼梯从五楼办公室下到街上。人们已经聚在街上,有的戴着顺手找到的硬质安全帽,另一些正用他们的三星GALAXY Tab平板电脑测定地震烈度,还有人在查看一家底层商店的破损的玻璃。过了一会儿,我们回到办公室,但当第二次强震发生后,我们又走下楼。我们感受到了强烈的第三次,足以影响到我们这些已经站在街上的人。气氛使人紧张不安——那天下午整个城市都觉得不稳定,好像随时要再次颤动。 ??????不久,北方地区的强烈地震的消息来了,接着是海啸的可怖画面。很明显这次地震非同寻常。一场灾难正在展开。我已经在东京住了20年,这次是我及我的所有朋友所经历过的最强的地震。然而在东京,按照日本的1到7的震度划分,还只是5度。在仙台的部分地区已经达到了最高的7度,因此我预料会听到那里发生的比较严重的结构损坏。 ??????地震震级的定义有点儿混乱。概括地说,测量到的震级相当于地震震源释放的能量的总数。这一次,是9级(里氏——译注),是日本有记录以来能量最大的一次。对于地震烈度,即某一特定地点的震动程度,也有几种分级方式。可以预期,烈度随着与地震发生地(震中)的距离增加而减小。在日本,采用一种烈度分级,从1到7度,叫做“震度”(jishindo)。建筑规范要求结构通常能抵御烈度为5度而结构不损坏,并吸收最大7度的能量而不致整体倒塌能使使用者安全逃生。粗略地讲,(日本)震度5度相当于大约水平作用的0.2g加速度(重力加速度的20%),7度大约相当于0.4g以上。 ??????非常确定的是,东京的几乎所有建筑物都没有结构损坏。事实上,在东京,一个有卫星城的超过两千万人的大城市,仅有四人死亡。比较老的建筑物蒙受了由于过大的摇摆或窗框设计不当引起的窗户受损,天花掉落,以及外墙饰面层的脱落。虽然感觉极其耸人,但看到结构表现符合设计还是令人安心。 ??????甚至在仙台和周边地区,几乎没有重大的倒塌是由地震所导致。大量的倒塌是在海啸袭击面对震中的沿海城镇地区时发生的。 ??????大部分建筑物在震后屹立不倒的事实归因于日本的结构抗震设计。一百年前,日本的建造技术被欧美舶来的理念所主导。大学里的外国教员们鼓励学生们放弃传统的柔性木结构,而改用砖和石,这些材料用在地震易发国家通常太重太脆。1923年9月1日的关东大地震摧毁了东京的许多部分,造成超过十万人死亡(值得注意的是,那天早晨开张的莱特设计的帝国饭店,却幸免于难)。这个事件被证明是日本结构工程中的一个转折点。从那时起,木、钢和钢筋混凝土成为主导的结构材料。 ??????直到1990年代早期,支撑战后日本城市爆炸式增长的结构设计,在大部分情况下,还是基于对建筑物的每层楼板施以静态水平荷载并确保应力和位移都不是太大。对于较大型的建筑物,结构工程师使用计入以前的地震加速度记录的计算机模型来模拟这些结构的动态反应。 ??????近二十年来,这个方法得到了基础隔震(base isolation)和减震器技术的补充。顾名思义,基础隔震通过把建筑安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