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异中见同论科学美与中国文学美的本质-CUHK
異中見同──論科學美與中國文學美的
本質
黃婉蓮
崇基學院 中國語言及文學
一、引言
美存在於生活不同角落,它予人一種精神上的愉悅,讓人感覺稱
心滿意,它包含的不僅是感官上看到一朵花的美態,更是理智、知性
上給人心靈的滿足和快樂。由於主修科的關係,我很能領悟中國文學
的含蓄美;修讀通識課程後,我領悟到科學嚴謹細密之美。科學與文
學看似南轅北轍,但細對之下兩者在美的層面上是異中有同的。這讓
人驚覺美的確是無所不在,並以相同本質呈現出千姿百態。
二、科學美與文學美異中有同之處
(一)相異:科學美是對應外在環境的理性美;文學美是對應內心世
界的感性美
科學美來自發現外在事物規律秩序的理性美,而文學美則是透過
抒發情感、對應內心世界的感性美。龐加萊曾說科學家研究自然是因
為它的美,這種美「超越感官,它來自各部分的和諧秩序,並且純粹
1
的理智能夠把握它」(Poincaré 165 ) ,例如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解釋
1 本篇所有引文由作者翻譯。
112 與自然對話 In Dialogue with Nature
地球上的事物向下掉的原因,更推論出天體與地球事物亦按同一規
律運行(61 ),當中就帶有探求出宇宙秩序的理智美,它帶給科學家
愉悅,使其有動機繼續探索深奧莫測的自然世界,這種理性美是指向
外面世界的。
文學作品除了表面描述事物,更高層次的是透過抒情引起他人共
鳴,人從心靈契合中產生愉悅的美感。中國詩有「言志」的傳統,就
是以詩表述心志和抒發情感,例如《詩經‧關睢》裏面「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抒發君子對淑女的愛慕之情,有情人讀則會心有共鳴,產
生心有靈犀的愉悅。陳惠英轉述普賽克的研究,言及中國文學中的
「寫實傳統的古典作品加入抒情就『披上了一層藝術的美學外衣』」
(5 ),這種從心出發的感性美無異是向內的。
(二)相同:知性美的呈現
科學理性美與文學感性美的本質同樣是超越感官、具有哲理性的
知性美。不像欣賞美景或名畫能帶來悅目的感官美,於科學而言,人
不會因為觀察到蘋果往下掉的現象而感到美感帶來的快樂,而是要用
理智聯想到掉下來的現象背後存在不變的規律,這個規律又能應用於
超過眼前有限的觀察,知性美才會油然而生。
中國文學雖然可透過漢字本身的構造予人感官美,例如「雨」字
彷彿呈現雨水淅瀝的景象,但最終其美感在於人從「雨」所引發的情
感。例如李清照〈聲聲慢〉一詞中「梧桐又兼細雨」一句的美不但在
於腦海中浮現的淒清之景,更在於情景勾起人寂寞的情意,王國維言
「一切景語皆情語」(120 ),意即寫景中有抒情,正是此意,抒情才
是美的最終體現,此感性美是知性美另一種呈現方式。另外文學作品
具有哲理性,例如諸子百家的學說均具教化意義,朱自清也贊同文藝
有能力引起人格的變化,「能教導人,能鼓舞人」(227 ),亦呈現出思
想教育上的知性美。
黃婉蓮:異中見同 -論科學美與中國文學美的本質 113
(三)相異:科學美見於客觀的準確;文學美見於主觀的朦朧
潘國駒在《漫談科學與人生》一書中引述物理學家楊振寧訪談時
的話,談及科學家認為一個規律是美的元素中包含「合適、妙、舒
服」(44 ),其中合適就是指定律能準確無誤、如榫卯般完美解釋客
觀現象的絕對性美感。發現DNA是遺傳密碼的華生於確定了DNA為雙
螺旋結構時,就曾驚歎那簡單結構的準確性,「碱基序列沿着雙鏈排
列的互補特性,只要知道一條鏈的序列就能推知另一條鏈的序列」,
這正是「細胞分裂前染色體複製時基因遺傳訊息能精確重現的原因」
(Watson 132 )。這種絲毫不差的準確性正好符合人尋找真理與答案的
渴求,因而產生拍手叫絕的奇妙之感,為科學客觀美的呈現。
文學的美則往往呈現於模糊不清、予人想像中留白的朦朧美,作
品中情感越畢露則越無美感,此所謂言盡而意不盡之含蓄美。例如中
國的詞詩就極為重視餘韻,此舉詩人李白〈玉階怨〉一詩為例: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詩人以白露、水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半监督式学习之广播节目语音逐字稿自动转写系统Automatic.PDF
- 基于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阜阳师范学院.PDF
- 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大学生创业政策执行-科技促进发展.PDF
- 基于图割和边缘行进的肝脏CT序列图像分割Liver-电子与信息学报.PDF
- 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构建-图书情报工作.PDF
- 基于意象知识的消歧体系-第四纪研究.PDF
- 基于科学与工程实践的跨学科探究式学习-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中国.PDF
- 基于维基百科的领域本体自动构建方法研究-计算机应用与软件.PDF
- 基于紧身衣的人体动画研究A-软件学报.PDF
- 基于网络照片数据的城意象研究-BeijingCityLab.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