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论诗歌翻译中意象的迁移性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0卷第3期 山东工会论坛 VoI.20No.3 2014年6月 ShandongTradeUnions’Tribune Jun.2014 论诗歌翻译中意象的迁移性 李厥云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摘【 要】诗歌翻译的标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 “归化”与 “异化”之争更是由来已久。而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既要整体 把握作者构建的诗性与诗意,更需驱使本国文字再塑目标读者欣然接受的诗韵。本文通过分析不同语体的诗歌译介文本,强 调了迁移性意象在诗歌翻译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力,以期达到在文本交际中诗歌意象的完美重构。 关【键词】诗歌翻译;意象迁移;抑扬格 中【图分类号]1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416(2O14)O3-O148—03 中国的诗歌翻译 由来 已久,而可以追溯的文本 的语言文化传统之中才能体现它的真正美感。译者 则是西汉刘 向所著 《说苑》中记载的发生于公元前 将其移植入另外的文化语系和传统之中能否彼此契 540年左右的 《越人歌》故事。而翻译实践的勃兴不 合,如若不和,我们怎样通过裁剪或增益的办法获取 得不归功于佛教文献资料的引进,而且经文的译者 原文与译文的审美等值效果,成为译者不能摆脱却 对翻译的准则亦是见仁见智。比如之谦的重 “文”、 又极其棘手的障碍。比如李清照的 《声声慢》中 “寻 维祗难的求 “质”等等,尽管他们 皆以引进佛教义理 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14个字直接点 为译事的第一要义 。由于20世纪中西方交往 的迫 题,抒发作者凄苦寂寥的心态,“怎一个、愁字 了得” 切性,翻译及其理论的探讨才真正根植于文学艺术 的心境,如此的叠声词恐怕英语 中难 以寻觅相似 的 的沃土 ,并 日益追求译文的音美、形似和意切 ,关注 词汇来抒发原文的神情和寂寥。有鉴于此,林语堂 特定语言艺术和不同译文的语体结构和形式。翻译 先生 曾译为 “SOdim sodark,sodense,sodullso 之难不仅在于诗歌创作者与译者 同质的诗性和技 damp,SOdank,SOdead”,译文跌宕的神韵恰好印证 艺,更在于中英文字系统迥异的音、形、意、语法等文 了词人 “无可奈何孤单的境地,而最后dead一词最 化结构,而这则归因于汉语较英语长于理论概括却 重”川,而这正是译诗之人推敲词藻的甘苦 。由此可 弱于条分缕析的语言特性 。 见,辞藻的华丽也许能传译,而神情和气势的磅礴或 一 、 诗歌的文化特性 凄凉却是难 以复制的,即使勉强为之,也只是形似而 诗歌翻译涉及 了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传统,而这 魂魄已然丧失,而这只能归咎于两种文字性质的迥 愈Dl:lb:k战译者对原诗的把握 以及运用 目标语再塑诗 然相异。 性的技艺。而典故和俚语越多,诗歌就越加难译,即 译者所能做的,就是尽其所能重建原文的意象, 使译者知难而进,也总会造成诗意或诗韵的部分丧 并以诗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使其获取震撼心灵 失。现代著名诗人罗伯特 ·弗罗斯特就曾称诗性是 的诗意。英诗格律的移植能否取得原语读者那样的 在翻译中遗失的东西,足 以证 明译诗的艰辛。然而, 欣赏效果,对于欣赏译文的目标语读者来说可能会 诗歌翻译不仅有助于开拓本 国读者的文化视野,还 超出他们的审美期待。比如,莎士比亚的商籁体诗 能促进本国诗歌体系的创新和发展,比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