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老图坦卡蒙的黄金时代.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法老图坦卡蒙的黄金时代   1922年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Howard Carter)发现了埃及大名鼎鼎的法老图坦卡蒙(即图特王)的墓葬,后来在8年的挖掘过程中,人们发现墓中奇珍异宝非常丰富。1976年这批珍宝开启了埃及法老展在美国的序幕并刮起一股埃及风、 “图特狂热”。时隔三十多年,图特王再度访美,丹佛美术馆(Denver Art Museum)从即日至1月9日举办了“Tutankhamun,The Golden King and the Great Pharaohs”展。借此笔者将带领我们跨越时空窥探三千年前法老图坦卡蒙的黄金时代。1976年图特王首次在美展览引发的埃及风潮   埃及有这样一位法老,他九岁上任,十九岁猝死,封存地下三千四百年后,再次重见天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图坦卡蒙(Tutankhamun),即图特王(King Tut)。1976年,他“远渡重洋”,来到了美国,由此开启了埃及法老展在美国的序幕,数以百万计的美国参观者都期待一睹这位与世隔绝三千多年的法老的风采。   当时,没有人会想到,这样一个三千多岁的木乃伊,在女性运动和民权运动高涨的20世纪70年代末的美国,居然刮起一股埃及风,而且势头越刮越猛。古埃及法老展,从美国的西海岸洛杉矶开始,穿越全美到达东海岸的纽约。一位美国馆长称,每天都可收到五到六封小朋友写给他的信,询问图特王考古的事情。很显然,这位青年木乃伊在西方世界里,激发起每个普通美国人对古埃及的幻想。“图特狂热”一词也由此诞生。商家在他们的产品上印上了那最为醒目的图像,即曾经罩在图特王脸上的一副金色面具,甚至连厕纸上也印有他的画像。电影电视上关于埃及的节目,自此层出不穷。史蒂夫?马丁(Steve Martin),美国杰出的喜剧表演家,有句恶搞图特王的歌词,不妨抄引在此。“图特TD阿,如果我早知道人们要排队参观你,那我就用我所有的钱,给自己买个博物馆。”戏谑之下,我们可以感到全人类对古埃及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不分国度,不分种族,这恐怕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根本原因。毋庸置疑,图特王成为美国博物馆史上最成功的展览之一。   1976年的图特王展览,之所以大获成功,不光是因为展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这一展览开启了西方世界对埃及文化的广泛关注,既有学术界进行深入探讨的必要,又有大众文化热点转换的需求。如美国学者梅兰尼?麦卡利斯特(Melani McAlister)在她的《史诗般的相遇》一书中,认为图特王展览是西方文化监控中东文化的体现,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具体特征。而民俗文化热点,譬若一些添油加醋的传说,特别是所谓“法老的诅咒”,恐十白是图特王带给现代人的一条新八卦了。   还是从图特王的墓葬发掘说起。图特法老的墓葬,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埃及古墓。在他下葬后不久,跟他的先辈的陵墓一样遭到盗掘,但损失不大,且修复也很及时。因为图特王年轻猝死,陵墓规模相比小很多,容易被后人忽视,因此这位法老和他的墓,渐渐远离了纷扰尘世,变成藏在地下的秘密。1922年,一个叫霍华德?卡特(HowardCarter)的英国考古学家,徘徊在埃及的帝王谷,企图找到通往图特王地下宫殿的通道,他得到英国勋爵乔治?卡尔纳冯(George Carnarvon)的资助,耗费了五年时间,在地面上钻了不知多少个洞,但是全都一无所获。卡尔纳冯觉得希望渺茫,决定放弃寻找和资助,卡特却坚持不懈,自己掏腰包雇了工人,继续探寻。在他自己当了老板的四天之后,发现了通往图特王墓的一条孔道,当他颤颤巍巍地走进图特王地下宫殿的时候,他自己是这样描绘的:“等我的眼睛逐渐适应黑暗的环境以后,我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   民间故事创作,也从这一刻拉开了序幕。卡尔纳冯勋爵在卡特发现墓葬后的一个月,突然暴毙,舆论一片哗然。祸不单行,参与当时发掘的六个工人,也都相继死去,这给充满想像力的人们提供了无数的创作可能,而“法老的诅咒”,成了最“合理”也最“有趣”的解释。著名电影《木乃伊归来》正是从这个“诅咒”上获得灵感,创了票房过亿的纪录。      2010年图特王再度“访”美与科学解读“法老诅咒”      埃及古王国的图特法老,到了20世纪70年代,用他黄金面庞征服了西方世界,不管是艺术和文化上,还是经济效益上,对美国都是一场不大不小的冲击。他那迷人的异国情调,他那野史流传的凶杀、乱伦、诅咒等等,成了美国大街小巷热议的“国际性”话题。时隔三十多年,2010年4月,图特王再度访美,再次成为新闻大热点,充斥各大媒体的头版位置。而和美国观众的这次重逢,也许就是他跟美国观众的最后告别,愈加使展览蒙上一丝淡淡的哀愁。   纽约是他的第一站,丹佛是第二站。丹佛,作为“恐龙的故乡”,第一次迎接来自埃及的法老。2010年这次展出,比之20世纪70年代有了不同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