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南勋博物馆馆长易南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访南勋博物馆馆长易南勋   众所周知,“收藏”需要两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第一要有足够的闲散资金,第二要有充足的时间,此二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由于工作关系,我认识了国内几个知名大收藏家,其中搞房地产起家的居多。而近日采访的大收藏家却完全出乎意料,竟然是一所大型医院的院长,并且还是肿瘤界的权威人士――易南勋。   由好友书画鉴定专家傅先生引荐,于近日采访了易先生。当我还在翻看易先生的资料时,车子已停在石家庄一家颇具规模的医院门前――石家庄傅山中医肿瘤医院。走过宽敞明亮的门诊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众多的荣誉牌匾和病人的感谢锦旗,显得格外醒目与庄重。大厅里有不少排队交费和等待就医的患者,他们或站或坐却很有秩序。我们穿越人群如约到达易院长办公室。   步入易院长办公室时正逢他在打电话,这也使我有闲暇环视他的办公室。两组大大的书柜里摆满了书,有的都已经泛黄,几个粉彩瓷瓶及几件精美的玉器摆件装饰着这个宽敞但又不失高雅的房间,让我见识了这位医界权威人士对收藏的钟爱!易南勋先生出生于湖南省益阳一个中医世家,先生自小受家庭的熏陶,继承了父辈精湛的医术,曾任原中央首长王首道将军的特邀保健医师,现任石家庄傅山中医肿瘤医院院长,并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常委、中国保健科技学会疑难病研究会理事、河北省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石家庄市协和抗癌止痛研究所所长、石家庄第十届人大代表。他的河北南勋博物馆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中,不日即将开馆。我不禁对百忙之中的易先生仍有收藏的嗜好产生了质疑,难道他精力超乎凡人?   采访就在我的疑问中开始了。与其相对而座,我又惊奇地发现从易院长脸上竟看不到一丝的岁月痕迹,哪里像是一位六旬老者!究其原因易院长自称是自己有一个平和的年轻心态,他讲这正得益于收藏,让他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开始喜欢收藏是受父辈影响,后来爱收藏直至现今建馆是因为他所崇拜的老前辈傅山。一直以来,傅山前辈是他的榜样,成为老前辈那样的人是他的夙愿!   我终于找到机会可以让易老帮我解开迷惑了:“如此规模的一个医院需要易院长亲自来打理,哪里来的闲余时间去收藏呢?”这个问题似乎易院长早已经猜到会问及,自信地讲:“行医是为了利民,收藏则是体现了爱国,在自己有生之年做出利民爱国的事,何乐而不为呢。”“取之有道,聚财者智;悬壶济世,布财则明”,是易院长自题也是自勉的一副对联。“对于收藏是我的一个兴趣爱好,我工作繁忙也需要一些时间来调解。现今娱乐场所我不太喜欢,并且我也没有时间,但是我的藏宝室就是我唯一的一个休闲的场所,自娱自乐,也是休息的一种方式。”   现今筹建中即将开馆的河北南勋博物馆,藏品是先生三十多年来精心收集的历代玉器、瓷器、青铜器、字画、佛像、雕刻等艺术珍品上万件。几乎件件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1999年清明节易院长去给老父亲扫墓,途经湖南一座危庙。庙宇由于无人看管,能够拿动的东西都已被当地村民一扫而空,唯独一尊明中或明末期的佛像屹立庙宇中间,威严犹存,高约2.3米。庙宇由于年久失修已经没有了房顶,长此以往佛像在这种环境中,后果不堪设想。为挽救传统文化遗产,易院长不惜花费30万元人民币将佛像请回家中供奉。该佛像于2003年至2005年借与北京古玩城作为镇馆之宝,现今南勋博物馆即将建成,佛像将与馆同行,请回作为镇馆之物。   博物馆中还有两个精致的汉代瓷罐,很是显眼,釉制之精细,器皿之精美难以言表。但可惜之至,下面都破了两个洞。收藏这两件东西也有一个小故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易院长经常亲自到养蜂人家里收蜂蜜,因为市面所卖蜂蜜掺有白糖,这样做出来的蜜丸硬。由于他精湛的医技和高尚的医德,深得百姓爱戴,十里八乡百姓与易院长十分熟识,所到之处远接远送。一日在一老乡家中闲聊,易院长看到老乡家中花盆很是精致,拿来细看,观其釉制十分细亮。问及出处,老乡讲是从山下挖出来的,因为太小了不能作为容器放置东西,只好做了花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随即易院长以五元钱收了这两个瓷罐。如此收藏逸事实在让藏者大跌眼球。   易院长收藏的珍品一部分由祖辈世传,另一部分为贫穷患者相送、拍卖公司拍得,还有一些就是捡漏儿了。谈到这我的采访也将接近尾声了,易老的博物馆里每件藏品都有一个小故事,当然也不乏颇有收藏价值的珍品。那就让我们一起期待他早日开馆,让我们大饱眼福吧! 3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