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郭德志: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志
采访漳州团市委书记郭德志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他不仅健谈,也爱笑。他的笑是那种让人感觉很亲近不设防的笑咪咪的“郭氏”的笑,舒展而沉着。他的逻辑言语中突然的话锋回转,他的随意的举手投足,都很容易让人感觉到共青人的豪爽,联想到青春的激情和青春的美妙。
在最好的年龄里,最好地发挥自己,将每一件事情都做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状态”,是郭德志一直孜孜追求的。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是: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志。我不知道是因为这句话暗含了他自己名字中的两个字的缘故,还是他根据自己的名字想到了这两个有意义的句子的原因,总之,他在多种场合不时都要提及它。
“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志”,这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我一直在想,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想法,一个人能够真正透彻理解这句话饱含的人生哲理,一定是经过了一段人生历练后的返璞归真。聚光灯下的生活往往是不真实的,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过好每一天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生于1969年的郭德志小时候是在华安县的农村度过的,而华安是当时漳州最穷的一个山区小县。当时郭德志是农村户口,为了转为城镇户口,为了改变命运,当时唯一的出路就是考大学或者考中专。
郭德志至今还清楚地记得,父亲对他的教育是十分严厉的,爱子心切的父亲曾经让他站在砖头上,头顶一盆水接受“体罚”。
郭德志说他的人生中有三个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那就是幼儿园没毕业,高中没上过,正规的全日制大学没进过。初中毕业时,15岁的他本想填的第一志愿是华安一中,因为他梦想着进高中读大学,但急于让自己宝贝儿子早日跳出农村的父亲斩钉截铁地说:“不行,必须填中专!”拗不过父亲的郭德志只好在第一志愿偷偷填上了“泉州电力学校”。他这样做其实有自己的“如意算盘”,泉州电力学校当时是一个比较好的中专学校,在华安县只招一个人,竞争相当激烈,以他全班第十名的学习成绩很难考上,录取自然落到第二志愿的华安一中,这样既达到自己的意图,又没违抗父亲的“旨意”。他的父亲是在第一时间察觉到这件事情的,非常生气。为了使郭德志能够顺利读中专,同时为了保险起见,他的父亲急匆匆骑着一辆自行车赶到县教育局,把郭德志的志愿表抽出来,拿上一张空白表格,回家后当面逼他改填为有28个招生名额的龙溪师范学校,然后又急匆匆送到县教育局。在郭德志的记忆里,这是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敢于顶撞父亲。
郭德志如父亲所愿,进入了龙溪师范学校。
三年的师范学校学习,为郭德志打开了一扇窗。毕业后他分配到华安职业中学担任校团总支书记,开始与共青团结下了不解之缘。从1987年8月参加工作,至今整整走过二十年的工作历程,郭德志认为他的工作履历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一是“土味浓”――前十年都在基层第一线工作,当过教师、干事、驻村工作队长和乡镇长;二是“团味重”――二十年中除了两年半担任乡镇党委副书记和乡镇长外,其余时间均在共青团的各种岗位工作,当过学校团总支书记、团县委干事,干过乡镇团委书记、团县委副书记,直至团市委副书记、书记。他自豪地说:“横向除了企业和社区,纵向除了团中央和团省委机关,共青团的各种岗位我都干过”。
1997年9月,由于在乡镇长任上业绩突出,又经共青团多岗位锻炼,28岁的“华安仔”郭德志完成了一个漂亮的转身,被破格提拔为团市委副书记,成为漳州市最年轻的处级领导干部,实现了从农村到城市,从“农民”到“市民”,从正科到副处的跨越。
也许是仕途太顺了,也许是社会压力太大了,也许是应对困难的心理准备太少了,年轻的郭德志稍显稚嫩,初到机关工作的他甚感不适应。由于长期扎根基层,养成了讲话做事直来直去的特点,这与机关做事严谨文质彬彬的氛围不太协调,有时会给人造成“粗糙生硬”的感觉。郭德志第一次感觉到有一种挫折感。要不要改变自己,随波逐流变得中规中矩,郭德志曾经痛苦地思考过,但他很快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他认为,个性决定命运,做人做事的风格没有对错,只有适合,“粗糙生硬”确实需要修正,但讲话做事直来直去并非原则性缺点,其合理性成份在于一个“真”字,做人真诚,做事认真,只要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身作则,就一定会被认可,一定会闯出一片天地。
我问郭德志,在团市委10年对共青团工作最深的体会是什么?他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三句话:一是跟党走,二是不忘本,三是不懈怠。
“跟党走”很好理解。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始终是共青团工作的着力点和生命线,红旗猎猎,青春高歌;“不忘本”就是共青团工作必须始终突显共青团的本质,就是引导青年、服务青年。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青春的海西是有所作为的青年长袖善舞尽展风采的舞台;“不懈怠”就是共青人必须始终朝气蓬勃,有所作为。生命中有顺境,也有逆境,必须以积极、健康、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它,迎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