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亨藏镜(三)
制作精巧的唐代小手镜
唐代狻猊小手镜(图1),圆形,直径5.5厘米。手镜者,指唐代妇人外出时,随身携带备作照容用的小型手镜。狻猊即狮子,出自西域,汉武帝时引进到中原。铜镜上四只狮子,属高浮雕制作,雕工精巧,形态活灵活现,惹人喜爱。古人认为狮子海兽为吉祥之物,故随身带备小手镜,既可照容,又可辟邪,一物二用。这是一面白光镜,经埋藏一千多年后仍保存完好,镜面仅见小部分硬绿锈斑,其余部分一片银白光,光可照容,面容肌肤,明目皓齿均可照得一清二楚,令人啧啧称奇。
鎏金银壳菱花形小手镜(图2),直径5.7厘米,是一面特种工艺镜。主图为双凤二兽,相间环列。外区配雀鸟及花枝纹,雕饰精致,丝丝入扣。本镜是选用较薄银片压入镜背内,再加工纹饰,涂上鎏金,制成一面富丽华贵的小镜子。现镜面光滑呈灰色,镜背鎏金面仍保存完好,金色明亮。河南洛阳地区曾多次出土唐代小手镜。多年来笔者曾观赏过二十多面小手镜,由于镜面小,图纹多被锈斑覆盖,要寻得一面制作精致、图纹清晰的手镜很不容易。人与物也要讲缘份,有缘千里能相聚,笔者得此二镜,可能是与古物有缘吧。
东汉?方枚神兽镜
多年前,笔者在某古玩店内见一面汉镜(图1),其镜面较大,直径28.7厘米,镜缘厚重。圆钮,内区见高浮雕四组神兽,绕钮环列,形状怪异,八枚环状乳配置其间。外区有十个半圆座及十个方枚相间环绕(图2),方枚中见四字铭文,外圈配青鸟纹带,缘饰攀枝花纹带。该镜铜色金黄,闪闪发亮,看似鎏金,实非鎏金。有镜友认为,铜镜表层经过特殊处理,虽埋藏一千八百余年,锈蚀并不严重,仅见少许红绿锈斑。全镜构图丰满,工艺精美异常,为汉镜中精品,应是当年贵族富室所拥有。店主视它为镇店之宝,奇货可居,要价甚高。经过一轮议价后,该镜终于入归拙藏,是笔者所得首面东汉大镜。
东汉历196年(公元25-220年),方枚神兽镜是汉镜中特大镜群,盛行于东汉中期,延续至三国、两晋时代。有出土资料可考者包括:东汉和帝元兴三年(公元105年)铸镜,直径9.1厘米,现藏日本五岛美术馆;东汉桓帝永康元年(公元167年)铸镜,直径10.3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东汉灵帝中平四年(公元187年)铸镜,直径19.2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于公元249年入葬的安徽东吴朱然墓出土镜,直径12.5厘米;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铸镜,直径13.6厘米;广东韶关东晋成帝咸康八年(公元342年)墓出土镜,直径15厘米。此外,北京嘉德2004年铜镜专场拍卖会上,两面方枚神兽镜(直径:11厘米、16.4厘米)分别以27500元及55000元成交。由此可知这类镜在现今文物市场上的价值。
战国?嵌绿松石三龙纹镜
这面嵌绿松石三龙纹镜,圆形,直径25.1厘米。三弦钮,八方块绿松石绕钮环列。主图案是三龙纹,云雷纹及几何纹为地纹。龙纹图饰中,龙首居中,头上有角,身躯作圆涡形蟠曲,并化身为柔长花枝纹,向两旁舒展,象征龙的双翼,与左右相邻的龙纹相连接,构成一幅美丽的三龙奔腾图案。外缘配置一圈绿松石花枝纹带。本镜龙纹呈金黄铜色,配以两环浅蓝色的绿松石,增强了图案的色彩效果。全镜构图饱满,生机勃勃,纹饰线条流畅,美态盎然。抽象化艺术是战国龙纹的特色,与汉唐镜中的龙纹有明显区别。桥形小钮和细密的地纹又是战国镜所独有,故断此品为战国龙纹镜。
《中国铜镜图典》共收录15面战国龙纹镜资料,直径小者10厘米,最大者20.8厘米,其中四面是上海博物馆藏品。有记录出土地点者包括:湖南长沙潘家坪6号墓出土镜;湖南衡阳公衡山及长沙侯家塘出土镜;还有一面湖南长沙汉墓出土镜,该镜是战国时铸造,一直使用延续至西汉时入葬。
这面直径超过25厘米的龙纹大镜,应是当年王室贵族的专用品。经埋藏二千多年后出土,现今锈蚀较重,镜上硬绿锈斑记录了昔日的沧桑岁月,又似一层神秘面纱,隐藏着永远解不开的谜团。黑漆古银白光与绿锈斑驳的古镜同样可爱,作为铜镜鉴赏爱好者,不应厚彼薄此。虽然它的观赏价值打了折扣,但只要不是仿品,便永远保存着一份历史和文物价值。 (责编:石晓)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山东科学技术版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二年级全册教学设计教案.doc
- 2025至2030年中国淫羊藿提取物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docx
- chiavi del Quaderno degli esercizi新视线意大利语初级练习册答案.pdf VIP
- 主、被动防护网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VIP
- 山东科技出版社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二年级第1课清洁与卫生小件衣物清洗洗内衣 教案.doc VIP
- 山东科技出版社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二年级第2课清洁与卫生小件衣物清洗洗袜子 教案.doc VIP
- 机械制图(第二版)全套PPT课件.pptx
- 剑桥英语PET真题标准版二.docx VIP
- 大学生国情社会调查报告.docx VIP
- 2025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社会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