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病毒感染和抗病毒免疫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病毒感染和抗病毒免疫
哈尔滨工程大学医院 150001
摘要:病毒感染的几率大,传播途径多。抗病毒免疫因病毒具有生物学特征,所以在大多数免疫中情况占主导地位。本文介绍了病毒感染类型,说明了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阐述了抗病毒免疫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病毒 感染 免疫
病毒感染性疾病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全球健康问题。在众多的传染病中,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几率最高。病毒进入机体后,诱生抗病毒白蛋白来阻止病毒增殖和扩散作用。NK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的6-8%,病毒逃脱了防线抵御后就成了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它们与病毒结合后,就被吞噬细胞吞噬降解,最后释出的病毒则可被特异性抗体中和消灭。多年来,诸多的研究成果为控制各类病毒感染性疾病做出了贡献,但是有些已受控制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可能会反复出现。
一病毒感染类型
病毒以水平、垂直两种方式传播,其两种机制,一是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影响,二是病毒对免疫病理损伤。病毒的感染类型有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持续性感染三种。在抗病毒免疫中,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免疫调节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在特异性免疫中,细胞免疫可清除细胞内病毒,而体液免疫只要清除细胞外病毒。
1整体水平的病毒感染:病毒主要通过皮肤、粘膜传播,在特定条件下感染机体.病毒侵入机体内,导致机体防御较强,患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可表现为局部和全身感染。病毒在体内持续存在几个月,几年,几十年甚至终身携带,经常反复并排除体外,但缺乏持续性的临床表现。因为病毒与细胞共存,并直接侵犯免疫细胞,造成慢性感染,其持续存在血液中并不断排出体外。临床症状病程长;潜伏感染成隐性感染后,病毒存在于一定组织或细胞内,在某些条件下因被激活而急性发作,出现显性感染。慢发病毒感染又称迟发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后,出现慢性进行性疾病,最终导致死亡。
2抗V免疫持续时间获得持久免疫的原因:V引起全身性感染并有明显的病毒血症;V的型性稳定、单一,且很少发生突变获得短暂免疫。
二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一)病毒对细胞的直接作用
1杀细胞效应:病毒复制完毕后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大量子代病毒被裂解死亡。
2.稳定状态感染:有些病毒在增殖过程中对细胞代谢、溶酶体膜影响不大,释放病毒的过程缓慢,病变较轻时也不会出现溶解和死亡。如:麻疹病毒:在某些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可看到着色不同的圆形或椭圆形斑块。
3自然死亡:有些病毒感染细胞后,病毒可直接或间接作为诱导因子诱发细胞凋亡。
4基因整合与转化:病毒的核酸可造成染色体整合处基因的失活、附近基因激活等现象;可使细胞失去细胞间接触抑制,导致细胞转化,如:人乳头瘤病毒、疱疹病毒II型、EB病毒。
(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1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
由于被感染细胞表面出现了新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后引起细胞破坏,与相应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长期存在于血液中。当这种免疫复合物沉积在某些器官组织的膜表面时会引起III型变态反应,引发炎症。
2免疫抑制作用.许多病毒感染的细胞具有强的亲和性和杀伤性,使其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病毒持续性感染有病毒和机体两方面因素,病毒存在于受保护部位而逃避宿主免疫作用;或者是病毒基因整合在宿主基因组中与细胞长期共存;或者是病毒感染非容许细胞内仅表达部分基因,不引起细胞死亡。
三抗病毒免疫
1非特异性免疫。巨噬细胞在抗病毒血症中有显著的保护作用。NK细胞能因子诱生的干扰素诱生抗病毒蛋白,限制病毒的扩散。
1.1天然抵抗力。由于各种动物对病毒感染的易感性不同,先天性免疫是一特定种动物的特性。天然屏障作用,完整的皮肤表面有多层无代谢功能的角化上皮细胞,因此病毒不易侵入,黏膜表面的液体具有杀灭病毒的功能,黏液中的黏蛋白可抑制某些病毒对细胞受体的吸附,发育完全的胎盘屏障能阻止多种病毒侵犯中枢神经和胎儿:吞噬细胞,一些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小吞噬细胞在内的大吞噬细胞,其中巨噬细胞具有阻止病毒增殖的作用,并产生干扰素和补体成分参与抗病毒免疫。
1.2干扰素的作用。干扰素是在其他诱生剂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类非特异性抗病毒物质,其可渗透到邻近细胞而限制病毒向四周扩散,并通过血流到达靶器官来抑制病毒增殖。机体感染病毒后在几天内达到高峰,以行使早期抗感染作用。干扰素只能作用于相同种属的其他细胞,使其对其他动物则无作用。
2特异性抗病毒免疫。其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方面。病毒以细胞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疤痕子宫再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分析.doc
- 疤痕子宫再次剖产手术时机对母儿的影响.doc
- 疤痕子宫再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产程监测及护理.doc
- 疤痕子宫再次分娩的临床分析.doc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完全性子宫破裂临床观察与分析.doc
- 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80例临床分析.doc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与非疤痕子宫剖宫产的对比分析.doc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与非疤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对比.doc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分析.doc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 黄萍.doc
- 1.2.1 物质的量 课后练(含答案)高中化学 必修1(苏教版2019).doc
- 2.2.2 化学反应的计算 课后练(含答案)高中化学 必修1(苏教版2019).doc
- 【暑期衔接】专题07 补全对话与短文--2025年 译林版(三起)新四年级小学英语专项自学(含答解析).docx
- 【暑期衔接】专题06 补全对话与短文--2025年 人教精通版 新四年级(三升四) 小学英语专项自学(含解析).docx
- 2.3.2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课后练(含答案)高中化学 必修1(苏教版2019).doc
- 【暑期衔接】专题06 任务型阅读--2025年 译林版(三起)新六年级(五升六)小学英语专项自学(含解析).docx
- 【暑期衔接】专题04 阅读理解--2025年 人教精通版 新四年级(三升四) 小学英语专项自学(含解析).docx
- 人工智能2.0时代的人才培养和通识教育课程建设202505711A.pptx
-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doc
- 21.2.2公式法(课件)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1).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