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与社区教育发展.PDF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型城镇化与社区教育发展

新型城镇化与 社区教育发展 马 建 富 江苏理工学院 主要内容: 一、新型城镇化的意涵 二、新型城镇化对社区教育的诉求 (重点) 三、农村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 四、社区教育的功能定位 (重点) 五、社区教育功能的实现路径与策略 一、新型城镇化的意涵 (一)什么是新型城镇化 “十八大”报告:“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 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新型城镇化: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 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 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 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 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 化建设路子。 (三)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 1.城乡统筹 2.持续发展 3.生态文明 4.四化同步 5.注重质量 6.以人为本 二、新型城镇化对社区教育发展诉求 (一)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大力培育现代职业农民  首先,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农业经营 者 (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  其次,土地流转引发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需要培养现代 职业农民(职业化、专业化、智能化)。 2014年江苏农民素质抽样调查: 选 项 小计 比例  小学及以下 85 7.94% 初中 325 30.37% 高中/ 中专 364 34.02% 大专 163 15.23% 本科及以上 104 9.72% (空) 29 2.71%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070 (二)放宽户籍限制,推动农民工市民化: 提升新市民的素质 1.什么是农民工市民化? 市民化是指作为一种职业的农民和作为一种社 会身份的农民在向市民转变的过程中,发展出相 应的能力,学习并获得市民的资格、适应城市并 具备一个城市市民基本素质的过程。  农民工市民化:是指转移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其原有身 份地位、职业活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发生变化,逐 渐向市民角色转化的再社会化过程。 一是职业由农民工转变成非农产业工人 二是社会身份由农民转变成市民 三是农民工自身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四是农民工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城市化 2.农民工市民化的本质特征  是农民工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城市人”角色 转变的再社会化的过程  是农民工人力资本形成与积累的过程  是一个以社会心理为核心的全面适应的过程  是渐进的复杂的城市融入的过程 3.农民工市民化存在人力资本障碍  中国内地2011年城镇人口达到69079万人,城镇人口首度 超过农村人口,达到51.27%,但这些数据中包含了在城镇 居住6个月以上,仍未获得城镇户口的以农民工为主的人群 。  2013年末,中国大陆城镇常住人口73111万人,乡村常住人 口62961万人,城镇化率达到了53.7%;但2013年中国“人 户分离人口”达到了2.89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45亿人, “户籍城镇化率”仅为35.7%左右。  2015年城镇化率56.1% 农民工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