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可居室藏张之洞致张佩纶手札(上)
这是张佩纶殁后一年,张之洞在金陵所作《过张绳庵宅四首》其中的两首,其对早逝故友的伤悼之情跃然纸上。
作为中国近代工业史、思想史和教育史上影响深远的重要人物,张之洞 直以来都是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对象。而张佩纶作为著名女作家张爱玲的祖父,不但一般人对其知之甚少,连张爱玲本人也对他缺乏基本的了解,从而在世人面前蒙上了 层神秘的面纱。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又字香涛,号广雅、壶公、无竞居士,晚号抱冰,直隶(今河北)南皮人,道光十七年(1837)八月初三生于贵州。同治二年(1863)进士,授编修。后曾任湖北学政、四川学政、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职,光绪七年(1881)授山西巡抚。十年四月署理两广总督(七月实授),在中法战争中起用老将冯子材,收编刘永福黑旗军,击败法军,收复镇南关、谅山。十五年调补湖广总督。甲午战争期间及光绪二十八年曾两度署理两江总督。三十三年授大学士、军机大臣,兼管学部。宣统元年(1909)八月二十一日去世,谥“文襄”。张之洞为晚期洋务派首脑之一。他在两广任上已经非常重视并着手兴办实业,在湖广任内更是大办洋务,先后开办汉阳炼铁厂、湖北枪炮厂、马鞍山煤矿、湖北织布局、湖北纺纱局等大型近代企业,修建芦汉铁路,筹建粤汉铁路,提倡新式教育,编练新军等等,对中国近代化进程影响重大。他又是著名的学者、教育家和思想家。一生兴学育才,先后奏设尊经书院、广东水陆师学堂、广雅书院,创办两湖书院以及各种近代学堂;在学术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对近代中国思想史影响深远。著有《书目答问》、《劝学编》、《?轩语》、《广雅堂集》等,后人汇编成《张文襄公全集》、《张之洞全集》等行世。
张佩纶(1848―1903),字幼樵,又字绳庵,号蒉斋,直隶(今河北)丰润人,生于杭州。同治十年(1871)进士。光绪元年以编修擢侍讲,署日讲起居注官,光绪八年署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中法战争初起,主战。旋受命会办福建海疆事宜,兼署船政大臣。光绪十年,在马江之役中指挥失当,福建水师覆灭,马尾船厂被毁,遂于次年被褫职遣成察哈尔。三年后释还,人李鸿章幕,并娶其小女鞠耦为继室:光绪二十年迁居金陵,期间曾短暂复出,但与李鸿章意见相左而不得长久,遂称病不出,终老金陵。其学问渊博,才思敏捷,下笔数干言一挥而就,著有《涧于集》、《涧于日记》、《管子学》等。
二张订交,始于同治末年两人同在翰林院之时。到了光绪初年,两人在政治上一同成为“清流党”的健将,且私交甚笃。所谓“清流”,是当时朝廷上班以清高博雅自重、以指弹时政为己任的士大夫,屡屡上书言事,敢于犯颜直谏者,对外主张维护国权,力御外侮,对内则改革弊端,整肃吏治。他们声气相求,互为声援,虽无实际组织而颇能左右朝中舆论。而其产生的背景则与慈禧利用其制衡以湘、淮系重臣为主的洋务派有关。张之洞在光绪五年七月的《直言不宜抑折》称:“方今时事多艰,两宫皇太后、皇上宵旰忧勤,励精振作,敬天爱民,从谏如流。近年来,言事诸臣渐改从前?j?闳菽?之积习,朝野中外同声称颂……”陈宝琛之子陈懋复也称:“景庙初年,两宫励精图治,恭忠亲王、高阳李文正公辅政。先君与宗室侍郎宝廷、丰润张学士佩纶、南皮张文襄公奋发言事,慨然有澄清之志。天下想望其风采,号为清流。”(见陈懋复等所撰“陈宝琛行述”)因“洁流”与“青牛”谐音,时人称之为“青牛党”,并谑称其领袖人物李鸿藻为“青牛头”,陈宝琛为青牛尾,宝廷为青牛鞭,王懿荣为青牛肚,其余牛皮、牛毛其多:二张则为“青牛角”,用以触人(刘成禺《世载堂杂忆》“龙树寺觞咏大会”条)。后人对当时“清流四谏”的具体成员说法不,但=张之名却是固定不变的。他们在“清流党”中的地位和作用显然可见。两人曾多次合作上疏纵论天下大事,其典型事件是崇厚与俄罗斯擅议新约事,两人曾一直和陈宝琛合作,多次上疏陈言。崇厚最终被定罪和改派曾纪泽前往谈判,以二张为主的清流党人所施加的压力显然起了一定的作用。
可居室主人王贵忱先生向来推重张南皮的学问、功业,故收藏其著作、墨迹甚多。其中较重要的有南皮致绳庵手札六十二通,另诗稿两开,均未见著录,现装为四册,其前后排列次序与实际书写时间略有出入。
诸札后附无款题记一开:“广雅都门辰巳来简,己卯年亦附诗二首在内。”按其语气,当为受信人张佩纶所写;而其笔迹亦与后期《涧于日记》以及其他具名手札特征一致,为绳庵亲笔无疑。辰、巳为庚辰、辛巳之省称,即光绪六年(1880)、七年(1881)。据此,可知此批信札为清流时期二张交往的重要物证,在苑书义等人主编的《张之洞全集》中,收录张之洞在光绪五年至十年初致张佩纶的信札共有廿四通,其中出任晋抚之前所写者仅有论书札四通,这四通系香涛门下王秉恩手录、后交由赵尊?[以《张文襄公论书语》之名刊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