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佳老师评选范文4465191685
一个真正“大写的人”
——**十三中**老师先进事迹材料
她是一位女教师,却被学生们称为“拼命三郎”;
她是一位老教师,却被学生们称为“知心姐姐”;
她是一位弱女子,却被同事们称为“校园先锋”;
她是一位平凡人,却被师生赞为名副其实的“大写的人”。
她的人品、她的师德,在师生和家长中一向口碑极好。同事这样评价她:她是一面镜子,时时让我们看清自己,反思自己;学生这样评价她:和她在一起,感受不到年龄的差距,感受到的只是民主、亲情、信心、勇气;家长这样评价她:把孩子交给这样的老师,我们一百个放心!
她,就是曾获得国家级优秀辅导教师,省师德先进个人,省学术带头人、省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光荣称号的**市第十三中学的英语高级教师——**。
一、“拼命三郎”
在十三中,一直流传着“拼命三郎”**老师的很多感人肺腑的故事:
例一:1999年临近春节,张老师正在开高上学的儿子生病住进了医院。而这时,张老师正教着毕业班,还当着班主任,工作十分繁重。一边是生病住院急需照料的儿子,一边是面临升学难以割舍的学生,怎麽办?……最终,张老师选择了学生。这样,她只有白天照常上课,晚上边“值夜”陪护儿子边批改学生的作业。每当家人不理解埋怨她时,她只有一句话:“我不能因为咱一家耽误100多个家庭”!普普通通而又掷地有声的一句话沉淀着高尚的师德!
例二:2004年6月,张老师身患癌症的父亲突然恶化,生命最多维持一个星期,而此时,她的学生正处在临近毕业的冲刺阶段,这对张老师来说又是一次艰难痛苦的选择,教师的良心最终让她又一次把天平偏向了学生们,因为她更清楚,100多个学生这时更需要她。于是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和斥责,依然坚持到校上课,直到把学生送入考场,而第二天,他的最亲的老父亲离她而去,为她留下了临终未能尽孝的难以弥补的遗憾。
例三:2006年秋天,由于工作需要,张老师在担任班主任,教研组长的同时,又接了四个班的英语课,原本超负荷的工作量又加了一倍。期末的一天,正在领着学生们进行紧张复习的张老师突然感到心口疼痛,胸闷,为了不影响上课,不吓到孩子们,她不动声色地吃了随身带着的速效救心丸和硝酸干油,坚持上完了这节课之后才赶到市人民医院检查,医生诊断后要求她立刻住院治疗。期末复习,是对学生一学期知识查漏补缺的最佳时机,如果这时没有了老师对学生将是多大的损失?思来想去,张老师最后还是恳求医生让她门诊治疗,放弃住院,医生被她磨得没办法,十分生气得在她的病历上写下“拒绝住院,后果自负”。这刺眼的八个字,让她看了既难受又为能使自己坚守在学生身边而感到些许高兴。就这样,张老师一边给同学们坚持上课,一边抽空到医院输液,硬是咬牙挺着,没耽误学生一节课,。
为了学生,张老师竟达到如此痴迷,忘我,甚至“疯狂”的程度,这样做,也许,她愧对年迈的父母、最爱的丈夫、疼爱的孩子,甚至愧对自己的生命,但她决无愧于她的学生,无愧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这位普通的教师:恐怕只能用“师德”这两个字来诠释吧!
二、“知心姐姐”
已过半百的张老师被学生称为“知心姐姐”而不是“慈祥妈妈”,源于她和学生的那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她和学生之间,没有辈分之差,没有长幼之别,没有“师道尊严”,她们是知己、是朋友、是伙伴,是真正意义上的“零距离”。她不仅在思想深处做到了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而且行为上更做到同孩子们打成一片,保持一致,始终以大姐姐的身份去亲近他们,呵护他们,感染他们。课堂上,她不是“传道授业”的师者,是“合作、探究”的伙伴;班会上,她不是“编剧”,“导演”,只是一个普通而又特殊的“演员”,所有的“主题班会”,她都要求学生自己策划、组织、总结,她只当欣赏者、点拨者;课外活动时,工作再忙,她也要和孩子们一起“疯”,一起玩,一起乐;……每每提到张老师,孩子们总是众口一词:“大姐大,自己人!”
“润物细无声”,张老师十分注意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很少直接批评学生。她总是习惯于在教室、走廊、校园里、放学的路上同孩子们谈心,在和风细雨中,用家常、朴实的话语对学生循循善诱。班上个别学生迷恋上网打游戏,针对这种情况,张老师并没有蛮横禁止,只是语重心长、不厌其烦地耐心说服,她曾这样教育学生说:“我不反对上网,但要看上网干什么,如果玩起游戏来没有节制,那就像嗜食毒品一样,时间越长越不可自拔。凡事要有个度,东西吃多了还会闹肚子,倒胃口呢。”多次的如是引导后,学生口服心服,逐渐改掉了自己的毛病。
三、“校园先锋”
30余年,张老师始终站在教学教改的最前列,她不满足自己的业务水平,一直虚心学习,勇于创新,刻苦钻研,最终使自己在全市中学英语界堪称一流,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校园先锋”。
(一)???????????
从教30余年,尤其是近十年,张老师所教的学生中招成绩一直是年级第一,在全市名列前茅。2003年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