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程丑夫教授运用芩连四物汤加味临床治疗经验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程丑夫教授运用芩连四物汤加味临床治疗经验
1.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5;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7
【关键词】程丑夫;芩连四物汤;慢性荨麻疹;病毒性心肌炎;斑秃
芩连四物汤出自《古今医统》卷八十八,全方由川芍、当归、白芍、地黄、黄芩、黄连组成。具有养血清热功效,主治小儿荣热血燥;妇人血分有热,月经先期,经来量多、色紫黑者,为临床用于治疗瘀热兼夹型痛经的代表方[1]。湖南省名老中医程丑夫教授在临床运用芩连四物汤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病毒性心肌炎,斑秃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 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以皮肤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瘙痒性风团、突然发生、迅速消退、不留任何瘢痕为特征,是反复发作顽固难治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慢性荨麻疹主要是由自身免疫因素参
与导致的皮肤病,多数学者认为可由机体接触变应原后发生I型或Ⅲ型变态反应及非变态反应两条途径致病。祖国医学认中医称为瘾疹、风疹块。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季节,男女皆可发病,发病具有“游走不定”的特点,其基本损害是风团,风邪是其外因,本病缠绵难愈,中医各家对于荨麻疹的病因病机认识不同,治疗方法各异。程教授认为本病,多因情志不遂,肝郁不舒,或平素体弱,阴血不足,血虚生风,或因皮损治疗反复发作,气血损耗;加之风邪外袭,以致内外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肤腠理之间,邪正相博而发病,为本虚标实之证。
患者郭某,男,55岁,2014年8月19日初诊。反复发作全身皮肤红疹10余年,加重10天。曾屡服抗组胺药可临时控制,但停药即发,迁延至今。现症见皮疹色鲜红,高起皮肤,大如钱币,散在分布于全身,以四肢内侧及腹部为甚,瘙痒剧烈,皮肤表面可见红色抓痕。纳可,眠差,小便调,大便偏干结。舌淡红,边有齿痕,苔黄稍腻,脉小弦。结合舌苔脉症,中医辩证为血虚风热,治以养血清热,疏风止痒,方用芩连四物汤加减,处方:黄芩10g,黄连6g,当归10g,熟地黄10g,白芍10g,川芎10g,全虫6g,荆芥10g,防风10g,蝉蜕10g,熟大黄10g,甘草6g,水煎服。服药7剂后红疹明显减少,瘙痒减轻。根据病情续服此方7剂后,红疹未再出现,仅偶有痒感,大便调。原方去熟大黄,加僵蚕10g,凌霄花10g,又服7剂,红疹未发,瘙痒消失。随访至2015年4月,红疹一直未出现。
按:慢性荨麻疹多属血虚风热,治宜养血清热,疏风止痒,临床多以芩连四物汤加减为主。当归养血活血,能理血中之气,于川芎同为血中之气药,熟地,白芍为血中之血药,使气血通行而消疹,痒亦自除,全虫为活血祛风药,能通利血脉,促进血行,荆芥、防风,蝉蜕疏风止痒,散在表之风邪,且能引血分之邪外出。疹色鲜红,瘙痒较甚,提示血分有热,故以清热凉血为法,加之清血热之黄芩,泄心中之火之黄连使热除疹消,甘草调和诸药。全方配伍合理,用药精确,切中病机,体现前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法则,从而风熄痒止,病邪祛除。
2 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最常见的是柯莎奇B组第2一5型和A组第9型病毒)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而引起的以心肌细胞的非缺血性炎症改变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心肌病变,随着病情的发展可演变为扩张性心肌病。其发病和演变与患者的自身免疫力低下、病毒直接侵犯心肌、细胞介导的免疫作用、脂质过氧化反应、微小血管痉挛以及基因、遗传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是在病毒感染(如感冒、咽痛、腹泻等)后的1-3周内发生[2]。程教授认为正气不足,邪毒侵心是发病的关键,强调正气虚是发病的内在因素,情志、疲劳、外感等为发病的诱因。正气不足是以心、肺两脏为主,并涉及脾、肝、肾等脏器失调。本病以虚为本,以实为标,故其治疗应以补虚扶正为主,泻实祛邪为辅。
徐某,女,23岁,2014年12月25日初诊,患者咽痛,发热,伴心悸1周,兼口干欲饮,烦热,纳尚可,寐欠安,小便黄赤,大便溏。口唇红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结代。查T38.9 C,血常规:WBC8.8times;109/L,余正常范围;ESR:1mm/h;抗“O”<250u。ECG示右束支传导阻滞,频发室早。西医诊断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医结合舌苔脉症,辨证为风热外袭,热毒侵心,治疗疏风清热,养血和营,方以芩连四物汤合银翘散方加减,处方:黄芩10g,黄连6g,当归10g,熟地黄10g,白芍10g,川芎10g,金银花10g,连翘10g,牛蒡子10g,淡竹叶10g,薄荷6g,生石膏20g,甘草6g。服药7剂,发热咽痛消失,仍有心悸,烦热,心率108次/min,ECG示频发室早,改用芩连四物汤加蒲黄10g、炒常山10g、生龙骨20g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