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穿越千年的“哭”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穿越千年的“哭”
——浅析刘兰芝与祥林嫂的哭
刘亚平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础课部 陕西 西安 户县 710302
摘 要:《孔雀东南飞》与《祝福》在刻画悲剧主人公刘兰芝、祥林嫂时,多次描写了她们的“哭”,主人公遭遇的不幸与内心的悲痛都通过这哭声传递给了我们读者,这哭声诉说着两千年封建社会中的劳动妇女的种种不幸。
关键词:刘兰芝 祥林嫂 哭 不幸
刘兰芝、祥林嫂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文学形象,这两个分别生活在二世纪与二十世纪的劳动妇女,她们身上有很多不同之处:一个知书达理,一个只字不识;一个清醒,一个麻木……当然,作为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们又有很多相同点:勤劳、善良、不幸并坚强。《孔雀东南飞》与《祝福》在表现刘兰芝与祥林嫂的这些相同与不同点时,也采用了相同的一些细节描写,如当主人公遭遇不幸时,都“哭”了。这穿越千年的“哭”值得我们思考。
刘兰芝是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塑造的二世纪的一位劳动妇女形象。刘兰芝出身于汉末比较有教养的家庭,有才艺,知书达理。“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她“十七”岁嫁到焦家后,勤劳善良,任劳任怨,“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心”。兰芝希望通过辛勤劳作、处处谨慎来博得焦母欢心,以求有个美满的家庭,但“大人故嫌迟”,“仍更被驱遣”。回娘家后尊兄敬母,有礼有节,她希望与丈夫“守节情不移”,“誓天不相负”。最终被逼殉情,纯朴的理想破灭,只能与丈夫“黄泉共为友”。
《孔雀东南飞》中多次写到刘兰芝的哭。面对婆母的“遣去慎莫留”,自己要被休离开焦家,兰芝“哭”了——告别小姑时,“泪落连珠子”,离开焦家时,“涕落百余行”。这个识书达理的劳动妇女不愿惊天动地地大哭,她泪流“连珠”乃至“成行”,这哭中有对丈夫、对这个家的不舍,有不得不离开的委屈、伤心。返回娘家,县令来提亲,她含泪作答;当她被兄长逼迫答应再嫁时,默对缝案“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愁思出门啼”,这泪如雨泻的“啼”哭里满含着绝望——兰芝对焦仲卿在焦母逼迫下无法践行诺言的绝望,自己在兄长逼迫下不能践行诺言的绝望。刘兰芝的哭总是低声默泣,泪水往肚里流。起初“连珠”既而“成行”,后来“如泻”,充分体现了尖锐的矛盾冲突的纵深发展。
文中先后五次描写了兰芝的“哭”,他们不是孤立的,是层层推进地展示了兰芝内心情感变化的过程——无故被休的委屈、伤心,对丈夫的不舍及对再续姻缘的期盼,继而失望,直至最后的绝望。值得一提的是刘兰芝始终没有在她的悲剧制造者婆母和兄长面前哭泣求怜,反而表现异常刚毅。她非但未哭,反而“事事四五通”地把自己打扮得“精妙世无双”去拜别婆母,在兄长逼其再嫁时,她没有一滴泪水,毫不犹豫地扬头作答。
二世纪的刘兰芝因不能做主自己的婚姻与生活,被逼弃世;千余年后的二十世纪祥林嫂同样不能做主自己的婚姻和生活,被逼死亡。
祥林嫂是20世纪20年代典型的中国农村劳动妇女形象。她勤劳、善良、温顺,但命运多舛。祥林嫂先嫁给比她小十岁的祥林,不久丈夫死了,为了摆脱婆婆的虐待,“二十六七岁”的她逃鲁镇,在鲁四老爷家打工,她“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以致鲁家到年底“竟没有添短工”。她只希望能有口饭吃,能平安地生存下去。然而,她的婆婆伙同一帮人把她当作动物一般“擒住”,“捆了”,“塞在花轿里”,抬到贺家墺,卖给贺老六。还好,贺老六对她不错,他们生了一个儿子,只是好景不长,贺老六得伤寒死了,儿子被狼吃了,大伯赶她出来。祥林嫂无处可去,又到鲁四老爷家打工,鲁镇上的人嫌她是“不干净”的女人,嘲弄她、侮辱她。终于,祥林嫂不能承受来自各方的逼迫及各种不幸的打击,带着惶恐绝望地在别人的祝福声中死去。
《祝福》中先后五次写到祥林嫂的“哭”。婆家人到鲁镇绑她时“祥林嫂还哭喊了几声”,回去后她被“捆了”,“塞在花轿里”,卖往贺家墺的路上“一路只是嚎、骂”,这里的“哭喊”与“嚎”是被婆家暴力强迫时的反抗,这哭声里有悲伤、有无助。当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四老爷家时“眼角上带些泪痕”,对四婶讲阿毛的不幸时“呜咽,说不出成句的话来”,后给鲁镇人讲阿毛时“她于是淌下眼泪来,声音也呜咽了”,这三处写祥林嫂的哭,从“泪痕”到“呜咽”再到“淌下眼泪来”,这无声的哭满含着这个不幸女人丧子的悲痛、无望,加上鲁镇人对她不“从一而终”的鄙夷,使她无路可走,只好悲惨地死去。
鲁迅在《我之节烈观》中写道:“由汉至唐也并没有鼓吹节烈,直到宋朝,那一班lsquo;业儒rsquo;的才说出lsquo;饿死事小,失节事大rsquo;的话。”二世纪的兰芝生活的时代,女子被休后“嫁否任便”,她虽被兄长逼迫再嫁,但不会被周围人鄙夷、嘲弄,她是为了争取婚姻的自主而死的。二十世纪的祥林嫂生活的时代已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