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膜病毒膜融合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论).pdfVIP

包膜病毒膜融合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包膜病毒膜融合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论)

P0Box2345 100023,China WbddChinJ 2005June Beijing Digest01 F{Ⅸ:+86.1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ISSN1009.3079CN14.1260,R Email:wcjd@wjgnet.comwww.wjgnet.com 2005年版权归世界胃肠病学杂志社 ·文献综述㈣· 包膜病毒膜融合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卞传秀,杨建勇,廖国阳,李卫东 卞传秀。廖国阳.李卫东.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医学生物研究所 云南省昆明市650118 其有内化融合顺序,与其他的膜蛋白以异源二聚体的形式 杨建勇,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所北京市100024 组装哺J.不同包膜病毒膜蛋白结构有很大差异,如流感病 云南省科技厅新药专项基金资助项目。No.2000xY05 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项目。No.2003PY07 毒主要含有两种糖蛋白:血凝素(HA)、神经酰氨酶(NA), 通讯作者:李卫东,650”8,云南省昆明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 医学生物研究所.imblwd@yahoo.com.cn HA和NA共同介导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即和受体唾液酸 电话:0871—8333576传真:0871—8334483 收稿日期:2005一04一07 结合),HA具有诱发融合功能[9].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接受日期:2005—04一09 摘要 发融合的功能口…. 病毒结合到宿主细胞表面受体后,启动了病毒融合蛋白的 一系列构象变化,暴露出融合肽,使病毒包膜和细胞膜 2包膜病毒与膜的融合 融合.膜融合使病毒蛋白及病毒RNA基因组释放到宿主细 包膜病毒与膜的融合方式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非pH依赖 胞内而感染宿主.针对包膜病毒进入细胞的分子机制设计抗 病毒药物和疫苗,为防治疾病发生开辟了新的思路. 型,其在中性pH下即可发生融合.如HIV、疱疹病毒、 冠状病毒、仙台病毒等.另一类为pH依赖型,在pH为 卞传秀,杨建勇,廖国阳,李卫东.包膜病毒膜融合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5—6的条件下才能发生融合,如流感病毒、水疱型口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13(12):1437—1439 病毒、森林病毒.前者融合先以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后 眦p://www.wjgnet.com门009-3079,13门437.asp 在胞内体酸性环境下触发融合,后者包膜直接与细胞膜融 合.但是无论哪种情况都需要包膜上特异糖蛋白介导n1|.以 0引言 流感病毒和HIV为例,包膜糖蛋白在宿主细胞内以前体蛋 病毒侵染细胞的生命周期需要吸附、侵入、脱壳、病 毒成分合成、病毒粒子的装配和释放等一系列步骤,这 1), 为两个表面亚单位(HAl/gp120)及跨膜亚单位(HA。/gp4 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且这主要针对有包膜的病毒而 表面亚单位用于识别及结合到宿主细胞的特异性受体,跨 言.按病毒外壳是否包裹着富含脂质的膜,将病毒分为 膜亚单位包含融合肽区域,是病毒融合的功能单位,共同 无包膜病毒和有包膜病毒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