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阁夜wsl
杜 甫 “阁夜”,即西阁之夜。 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冬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本诗朗读的注意事项 (1) 押韵 (2) 节拍 (3) 对仗 (4) 平仄 (5) 感情 押韵 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宵 。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音书漫寂寥。 节拍 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音书/漫/寂寥。 对仗 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音书漫寂寥。 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感情 第一联描绘冬景,有萧瑟之感,应读的平缓 第二联写夜中所闻悲壮之声,朗读时也应引吭高歌 第三联写夜哭、夷歌之凄惨,朗读时应转悲 第四联思及先贤功业,以自己的寂寥作结,自应以悲慨之音读之,使人“苍然有无穷之思”。 杜 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岁暮:指冬季。明写时序,暗含自己已届暮年之意。 短景:指冬天日短。此处深意是说光阴苦短。 催:这一动词,逼真地写出衰年岁暮,久客不归,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月相催。 天涯: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万里飘泊之意。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严冬岁末,白昼很短,日落月升仿佛催促着白天匆匆而过。 大雪初霁,皑皑白雪在月光的辉映下,使山城夔州的冬夜更显凄清寂静。 借诗人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叙写,传达出垂老飘零的深沉悲慨。 首联描绘了一幅寒冷孤寂的冬夜图景,漫天遍野的寒意从作者的心中流出。读起来语势要平缓,表达促迫之感的“催”和蕴含作者心境的“寒”字要适当重读,延长时值 写实景而寓深情,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沉痛笔调。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鼓角:古代军中用以报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 五更:古时将一夜分为五更,即接近天明了。 此时,愁人不寐,那鼓角之声更显得悲壮感人。 从侧面烘托出兵革未息、时局动 荡、战争频仍的气氛。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天上星河虽然壮观无比,但映照于峡江时,因湍急的江流,而呈现出破碎、摇曳不定的景象,这似乎与诗人风雨飘摇的人生、时局的纷乱有些相似。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写诗人冬夜闻见之景。 形象鲜明,音律铿锵,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寓情于景,借眼前雄浑伟丽之景传达出诗人此际沉郁悲慨的心情。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荒野中此起彼伏的哀哭声,使诗人深刻地意识到战争带给人民的无穷灾难;天还未大亮,山城四处已飘荡起打渔砍柴人的歌声,更使诗人意识到当地百姓为生计而操劳的艰辛。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此时的蜀中,外有吐蕃军队的侵扰,内有军阀的混战,战祸绵延多年,人民死伤无数。 惨痛的哭声和凄凉的歌声交汇于诗人胸中,使这位忧国忧民的仁者心情异常沉重。但自己现在是天涯羁旅、衣食不给之客,又怎么有能力去涤荡乾坤,救民水火呢?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卧龙:指诸葛亮。 跃马:化用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意指公孙述在西汉末乘乱据蜀称帝。杜甫曾屡次咏到他:“公孙初据险,跃马意何长?”(《白帝城》)“勇略今何在?当年亦壮哉!”(《上白帝城二首》)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尾联写诗人在知交零落、存者音信不通的情况下,聊以公孙述、诸葛亮终归“黄土”自解,一世之雄,而今安在?他们不都成了黄土中的枯骨吗! 现实生活中,征、诛掠更造成广大人民天天都在死亡,我眼前这点寂寥孤独,又算得了什么呢? 流露出诗人极为忧愤感伤的情绪。 此诗向来被誉为杜律中的典范性作品。 诗人围绕题目,从几个重要侧面抒写夜宿西阁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寒宵雪霁写到五更鼓角,从天空星河写到江上洪波,从山川形胜写到战乱人事,从当前现实写到千年往迹。气象雄阔,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 诗人用事之妙在于,将眼前景、古时事与心中情巧妙地合而为一。 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白帝庙,而引起无限感慨。卧龙先生神机妙算一世英名,跃马称帝的公孙述叱咤风云一代枭雄,这些成就千秋功业的人最终都掩埋于黄土,化为历史的尘埃,今日你争我战的各路人马也终将淡出历史舞台,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哀。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