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江流域综合规划文字说明
**长江流域综合规划
文 字 说 明
**位于宝鸡市西南秦岭山区,东与太白县接壤,西与甘肃省两当、天水市毗连,南与留坝,勉县交界、北与渭滨,宝鸡市区相邻。地处东径106°24′54″—107°07′30″,北纬33°34′57″—34°18′24″之间,地域南北长80.5公里,东西宽70.9公里,海拔905-2739m。土地总面积2549.6平方公里。
**属于长江流域,以夫子岭为分水岭,岭东属于汉江水系,岭西属于嘉陵江水系,土地总面积3187平方公里。嘉陵江水系主要河流包括干流嘉陵江及主要支流三岔河、安河、小峪河、旺峪河、其流域面积2519平方公里,嘉陵江干流总长102.2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0.19亿平方米,各水系内支流沙小沟纵横,仅流域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支流就达129条,支流河床狭窄,形成连锁山嘴,干流宽谷与狭谷相间,河床比降大,洪水暴涨暴落,水流湍急,流量变率范围大,遇暴雨洪水时河水混浊,泥沙含量较大,平时清澈,属常流形清水河。汉江水系主要河流包括褒河和黑河,流域面积668平方公里,二级支流主要有车道河杨家河。
一、**嘉陵江干流水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方案
(一)水资源概述
**的水资源由地下水和地表水两部分组成,正常年份总量有12.24亿立方米,多分布于河谷、宽坝、盆地。多年平均地表水径流量10.49亿立方米1年。按其平地可分为自产水可和入境客水两大类。自产水平均径流量7.85亿立方米/年,入境客水径流量为3.76亿立方米/年;多年平均地下水径流量1.63亿立方米/年,可开发利用的0.86亿立方米/年。河流沟道纵横,水流落差大,水能利用条件比较优越。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1、开发利用现状
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全县人民在党和政府和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各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不懈努力,使**水利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大力改善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条件。截止2005年,全县已建成各类水利设施243处,其中小Ⅱ型水库一座,总蓄水量68万立方米,自流引水渠道37条,抽水站34座,机井59眼,人畜饮水工程113处,解决5.44万人,2.52万头大家畜可饮水困难问题,其发展水利设施面积1.99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43万亩。
**嘉陵江在2005年1176.76万立方米用水量中,工矿业用水758.60万立方米,占4%;农业灌溉用水81.6万立方米,占9%;林牧渔、牲畜用水61万立方米,占5.1%;城镇生活用水106.88万立方米,占9%;农村生活用水170万立方米,占14.4%。工矿业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占供水绝对优势。
**嘉陵江水资源保证率75%的总量为9.48亿立方米/年,平均每亩耕地占有水量3723立方米,人均占有1.25万立方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但目前利用率较低,工矿企业密集地区如:河口镇黄牛咀、下坝村、凤州镇邓家台村、坪坎镇孔官、银母寺、三岔镇石山坪、三岔村等区域水资源用量占全县水资源用量的48%,全县发展水利设施面积1.9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只有1.43万亩,占基本农田的8.5%,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山高坡陡,水位低耕地高、耕地中坡耕地面积大,泵站担水灌溉费用多,宜采取集雨窖灌,自流暗管,输水等形式,则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存在问题
(1)地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全县地表水受降雨制约,在时间上年内径流变化较大、每年7月至10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8%以上,地表径流也集中7至10月份,占全年么流量的50%—70%,且多形成洪峰而流失。
(2)水利工程在建设中缺乏对自然因素的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当发生暴雨,干旱等自然灾害时,常常造成工程下设坏可口缺乏水源等现象,使工程寿命缩短致使效率不能持久发挥。
(3)水源工程建设滞后小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速度。我县的水源调蓄工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近三十多年来全县没有建一处调蓄水工程,每年水利建设新建的水源工程仅为几眼水井和少量的抽水工程,由于近年出现的干旱少雨,加剧了局部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4)水资源利用率不高,用水浪费严重。一方面持久干旱水资源紧缺,另一方面水资源浪费严重,主要表现为:一是节水管理工作薄弱,公民的节约意识淡薄;二是工矿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不高;三是城市污水处理水平很低;四是居民生活用水水价偏低。
(三)水质
嘉陵江干流地表水受供水城镇9个,月供水量0.28万吨,水质类别Ⅰ类达标。地下水源水质类别Ⅱ类,因为**工矿企业布局不均,有些区域有色金属造矿企业云集,加大了该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最锌、铅等含量都有超标现象,水质不同程度污染,同时增加了水资源开发的难度。
(四)供需平衡分析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药椒大县、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