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作文序列化训练教学案2: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写的作文,有很多是脉络不够清晰,行文旁逸斜出,杂乱,重点不够突出。其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一条清晰的线索贯穿文中的材料。
写人记事这类记叙性的文章,要设置一条线索,把所要表达的内容有层次地串连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当然,线索的设置,情况比较复杂,而且场面的转换、情节的推进、事物发展都有不同的轨迹,因此更应该学会线索设置的一些常用方法。
二、训练目标
1.了解线索的作用,学会用一根线索贯穿文中的材料,使文章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文脉贯通。
2.设置线索的常用方法,做到写人记事线索清楚。
三、训练重点、难点
训练重点:设置线索的常用方法。
训练难点:抓住线索,层次清晰的写人记事。
四、训练流程
(一)故事导入,激兴趣。
从前,有聪明伶俐的四姐妹,很有诗才。一天,去南山打酸枣,突然下雨。去山脚避雨。看见财主打着雨伞,催着长工冒雨干活,觉得长工可怜,做起诗来——
大姐:“南山罩乌云,”二姐:“大雨落纷纷,”三姐:“打湿长工脊梁骨,”四妹:“染黑财主心。”
财主听了很恼火,告官。四姐妹被传到公堂,申辩道:“不是辱骂他,是做诗。”县官当即以“大堂”为题,命她们做诗就,四姐妹依旧一人一句:“南山一棵树”,“锯成四个柱”,“盖成大堂老爷坐”,“能给民做主”。县官连声说好,以诬告罪重打财主四十大板。
衙役们也很喜欢四姐妹的文才,也请四姐妹当场做诗留个纪念。四姐妹依旧一人一句:“竹子做大板”“上边长着眼”“看见黑心烂肺人”“打他苦连天”。
四姐妹走出衙门,看见财主捂着屁股,笑着又吟起诗来:“财主胡子炸”,“挨了四十下”,“有心还想去上告”,“屁股害了怕”。
这四姐妹的打油诗,以惩恶扬善的情感为线索,在惩恶的同时,让老百姓乐开怀。
其实,同学们写作文也该设置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我们也学着四姐妹写首打油诗:
文章有线索,选材有着落,一线通全文,思路摸得着。
(二)典型引路,揭线索。
帽子的故事
镇上有个小女孩叫安娜。上一年级的时候,医生从她的身体里查出了一个肿瘤,被确诊为癌。于是,手术、化疗、住院,小安娜为此受尽了磨难,待病情稳定下来,又去上学。小安娜很懂事,学习也很刻苦,她还不知道自己的病有多严重,所以仍一如既往,活泼快乐。但因为大剂量的化疗,使她那头漂亮的头发全部掉光了,这让小安娜非常痛苦,一个小女孩光着头去上课多难堪啊!为此,妈妈给她买了顶帽子,天天不离头顶。但是,天气不冷,同学们都没戴帽子,她一个人戴着帽子,反而显得抢眼。
班主任是位慈祥善良的中年女性,非常理解安娜的痛苦,在安娜又一次化疗结束返校前,她向全班同学郑重宣布:“同学们,我们学校是个很有特色的地方,我们的穿着也应该与这种特色相适应。所以,从下周开始,每个同学必须截一顶自己最喜爱的帽子来上学,而且要越新奇越好!”
安娜来上学了,一走近学校,她摸了摸自己头上的帽子,就泪光闪烁了。但她太爱读书了,还是让妈妈陪着她,勇敢地走进了校园,走进了教室。
安娜敏感地发现,班上的每一个同学都戴了一顶帽子,五颜六色,琳琅满目,在这一片晃动的帽子中,安娜的帽子反而显得土气,毫不起眼了。所以,谁也不注意她的帽子了,她反而觉得同学们的帽子漂亮新奇,禁不住笑了起来。
从那以后,安娜上学没有了心理障碍,和同学们玩得很开心。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有些同学忘了戴帽子,有些同学还戴着。大家都不在意安娜戴帽子是因为没有头发,安娜自己竟然也忘记了自己头上戴着帽子……
1.学生评说文章的线索。
示例:作者将“帽子”作为组织全文的线索来叙事,让全班同学都戴帽子的爱心举措,我们体会到了老师的朴素的爱、真诚的情,使我们内心不由得涌起感动的浪花,当然也有一份敬佩与感谢。
2.什么是线索呢?
线索是以某个事物、某一人物、某种感情等将文章材料组织和串联起来,并贯穿于全文始终的一种写作技法。
如《帽子的故事》,由开始的小安娜一个人戴帽子的显眼,到大家都戴帽子的平常,再到最后的安娜忘记了自己戴帽子这件事,正是在“帽子”这一线索的贯穿下,老师的那种朴素而真挚的爱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
巧用线索,能把文章中表达的思想内容贯串起来,组成一个整体。使文章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三)结合课文,说线索。
学生自由评说本单元课文的线索。
在学生评说的基础上概括:
1.以人物为线索。《我们家的男子汉》,以“男子汉”面对生活的挑战逐步成长为线索,记叙了“男子汉”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的性格特点。
2.以事物为线索。《柳叶儿》,课文以柳叶儿为线索,叙写在饥荒岁月里“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