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香港苏富比2010年春拍拍后分析
2010年4月初,每年一度的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大戏又准时上演了。时间安排依旧、地点选择依旧、场面盛大依旧、人头攒动依旧,可在内行人眼里,这次的大拍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与往年相比,出现了很多新的信息。这次苏富比春拍总计推出十个专场,总成交额达到175,841.03万元人民币,总成交率也达到87.19%,是近几年来最高的。从此次春拍可看出艺术品市场将持续向好,高端艺术品将成为投资收藏的必由之路。而拍场如股市,庄家的“出货”,“建仓”则决定了不同类型瓷器的不同行情。
文物艺术品抗打击能力强2叭O艺术品市场将持续向好
这次苏富比春拍总计推出“张宗宪收藏中国书画专拍”、“中国瓷器工艺品”、“水松石山房藏珍玩专场――隽物凝思”、“20世纪中国当代艺术”以及“中国书画”等共计十个专场,总成交额达到175,841.03万元人民币,总成交率也达到87.19%,是近几年来最高的。其中,中国瓷器工艺品专场的成交额达到62,486.82万元人民币,成交率也达到73.13%,创近三年来最高纪录。从这些数据来看,目前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仍在蓬勃发展。由于中国的经济环境相对封闭,与欧美的经济状况并不相同,因此,金融海啸产生的巨大冲击力能够重创欧美整个经济环境,却对中国的影响相对较轻,这种状况从2008至2009年度中国经济仅轻度萎缩,而进入2009下半年以后即迅速强劲反弹是一致的。
笔者一直以来的观点就认为文物艺术品的抗打击能力是最强的,在08年金融海啸肆虐之际,笔者曾拟文表明自己观点:“文物艺术品有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那就是所有的文物都是不可再生的,都是蕴藏着浓厚的文化历史积淀的。从20世纪初期到21世纪初期,世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美国经历了严重的经济衰退,欧洲经历了漫长的战后重建,亚洲新兴国家经历了金融风暴毁灭性的打击,可是文物艺术品的价值从来没有经历下滑。其实就在当下,国际上中国文物的价格仍在上升,就在2008年9月16日刚刚结束的纽约苏富比中国古董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清代康熙青花冰梅圆罐拍卖成交价就达15000美元,约十多万人民币,是三年前类似罐子价格的五倍以上;另一件29厘米高战国印文陶罐成交价达43750美元,折合人民币近30万,是目前国内类似器物价格的十倍以上,这都说明真正专业的收藏者仍在‘入市’,仍在‘采购’,而这些行为是收藏理性的结果。这次市场的调整,所褪去的是过去几年间人为附加在文物艺术品身上的厚厚泡沫,所打破的是过去十年间人为形成的种种不平衡的市场状态,所重创的是希冀利用文物艺术品大发横财的投机资金。这种调整是必须的,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一旦调整完成,一旦市场回归正常,文物艺术品必将迎来下一个高潮。那么,是坐等?是观望?还是积极参与?那就要看个人的意识和决断!”(参阅2008年《收藏?拍卖》杂志11月刊)
今天我们再来重新审视这个评述,可以发现这个结论是中肯的,艺术品市场持续向好,也将成为未来数年内不变的主旋律。艺术品投资收藏:必由之路――走向高端 必胜2-道――回归“文化”
2008年春季苏富比大拍结束,笔者也曾给《收藏?拍卖》杂志撰稿预计今后文物拍卖市场的动向,其中提到一条就是:“高端收藏品的成交相对稳定,价格将稳步攀升。”现在看来这个预测也是合适的,但是还不够大胆。看看今年苏富比春拍成交的细节,可以发现主要的数据都是由高端重头器物拉起来的。
“乾隆帝御宝题诗白玉圆玺”拍卖时,现场竞投气氛炽热,经过16口叫价后,最终由现场买家以8500万成功投得,加上买家佣金,成交价高达9586万港元,成绩彪炳,比2007年10月由香港苏富比创下之白玉世界拍卖纪录的4625万港元高逾一倍!这件器物刷新了白玉器拍卖之世界纪录,同时也刷新了御制玉玺之世界拍卖纪录。
还有件编号为1813的清十八世纪御制东珠朝珠,估价是8D0万至1200万港元,现场竞投气氛更加激烈紧凑,由第一口价5D0万港元开始,持续喊价约10分钟,经过61口叫价后,最终由一名电话投标者以6000万成功投得,加上买家佣金,成交价高达6786万港元,刷新御制珠宝之世界拍卖纪录。
过去十数年来,中国的文物艺术品市场主要是以短线行为为主导,由各级媒体的全力推波助澜,引发了“全民收藏”这样一股热潮。中国民间大多数的人是抱着一夜致富的心态参与到艺术品投资中来的。包括改革开放后最早走出国门去淘宝的这些企业家和商家,他们的动因是投资而不是收藏,他们的动力是商业而不是文化,而这正好与商业投资行为相对应。历来海外高端的买家是以文化行为来看待收藏的,他们的购买建立在艺术欣赏、文化认同之上,兼顾投资保值,是长线行为,而恰恰是这样的心态和行为才能保障自己的投资。因此,从表面上看,走向高端是艺术品投资收藏的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