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鸳鸯七志斋藏石墓志的形制
一、鸳鸯七志斋藏石收藏的背景
中国历史进入两宋时期,学术文化获得了极大的发展,陈寅恪先生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在重文轻武、“郁郁乎文哉”的社会中,文物搜访和研究达到了一个高峰,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等可谓名重一时,领时风之先。元明时期金石学一度衰微,至清代,由于考据学的发达,金石学进入鼎盛期。据统计,现存金石学著作中,北宋至乾隆以前700年间仅有67种,其中宋人著作22种,乾隆以后约两百年间有906种之多;清代以前的金石学家360人,而清朝一代就有1056人之多①。清代金石学著作颇多,且多有特色,江阴缪荃孙云:“自来考金石者,以国朝为极盛,郡多专志,代有名家。”梁启超总结清代金石学研究状况时云:
金石学之在清代又彪然成一科学也。自顾炎武著《金石文字记》,实为斯学之滥觞。继此钱大昕之《潜研堂金石文字跋尾》,武亿之《金石三跋》,洪颐煊之《平津馆读碑记》,严可均之《铁桥金石跋》,陈介祺之《金石文字释》,皆考证精彻,而王昶之《金石萃编》,荟录众说,颇似类书。其专举目录者,则孙星衍、邢澍之《寰宇访碑录》。其后碑版出土日多,故《萃编》、《访碑录》等再三续补而不能尽。
顾、钱一派专务以金石为考证经史之资料,同时有黄宗羲一派,从此中研究文史义例。黄宗羲著《金石要例》,其后梁玉绳、王芑孙、郭、刘宝楠、李富孙、冯登府等皆庚续有作。别有翁方刚、黄易一派,专讲鉴别,则其考证非以助经史矣。包世臣一派专讲书势,则美术的研究也。而叶昌炽著《语石》,颇集诸派之长,此皆石学也。②
在这种大学术背景下,墓志的搜访与著录成为清代金石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清代很多金石学者在著作都收录有墓志。
从清代末年到20世纪30年代,南北朝墓志,尤其是北朝墓志的出土达到了一个高潮,至40年代末,出土墓志数量增至数千方,主要的出土地点有曾为北魏都城的河南洛阳地区,曾为东魏与北齐首都的河北邺城地区,以及西魏与北周首都的陕西西安附近。这一阶段墓志的大量出土,与国外收藏者大肆购买中国古代艺术品,从而刺激了盗掘古墓的不良风气密切相关。据《清季野史第一编?都门识小录》载:
庚子间,《四库》藏书残佚过半,都人传言,英、法、德、日四国运去者不少。又言洋兵入城时,曾取该书厚二寸许、长尺许者以代砖,支垫军用器物。武进刘葆真太史拾得数册,视之皆《永乐大典》也。③
周肇祥《琉璃厂杂记》记述:
搜求古物,输给外人,如庆宽、蔡金台辈不足论矣。乃有汉满积学之士极负时誉者数人,亦秘密作此勾当。将其平生所蓄精品,捆载于扶桑三岛,间以求善价。不知落入何人圈套,尽被日本海关没收,曾不敢稍枝梧为他人道也,真苦煞也。④
随着以前无人过问的墓葬三彩器、陶俑、镇墓兽等文物受到外国收藏者的青睐,价格暴涨,造成了民间大量盗掘古墓,因而亦有大量墓志出土。这些石刻蕴涵丰富的历史价值,很快被国内学者与文人收藏家所认知并得到高度重视。国内的著名收藏家如罗振玉、张钫、缪荃孙、关葆益、董康、李盛铎、于右任、徐森玉、李根源等人,均从事墓志搜访。
二、鸳鸯七志斋藏石墓志形制
1.鸳鸯七志斋藏石的形制
《鸳鸯七志斋》藏石共318种387石(包括墓志盖),其中汉《熹平石经》及黄肠石等六种,晋墓石四种,北魏墓志136种,东魏墓志七种,北齐墓志八种,北周墓志五种,隋墓志113种,唐墓志35种,后梁墓志一种,宋墓志三种。形制可以分为四类:黄肠石,石经,墓石,墓志。
2.鸳鸯七志斋藏石墓志形制
①墓志释名
墓志,又称“葬志”、“志文”、“坟记”、“扩铭”、“埋铭”等等。梁玉绳《志铭广例》云:“凡刻石显立墓前者曰碑、曰褐、曰表,惟纳于扩中谓之志铭。”⑤
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云:“家墓之文,有墓志,有墓前。墓志记年月、姓名及生平事迹,系之以铭,故又谓之墓志铭。”⑥另外,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辨?墓志铭》、清代赵翼《陔余丛考?墓志铭》等文中都有近似的说法。现代《辞源》释“墓志铭”为:“埋在墓中的志墓文。用正方两石相合,一刻志铭,一题死者姓名、籍贯、官爵、平放于棺前。”⑦
如前文所述,东汉末年和西晋墓中或有与墓志相近的方版和小型墓碑出现,但均不自名为墓志。据考古发现,现知标明有“墓志”的最早实物,为2001年秋在宁夏彭阳县新集乡出土的一方前秦建元十六年(380年)《梁阿广墓志》,墓志的圆形额头正中竖刻篆书“墓志”,“墓志”之名可能自此始矣。标明“墓志铭”的出土实物,以出土于山东益都、刻于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刘怀民墓志》为最早,其首题为“宋故建威将军齐北海二郡太守笠乡侯东阳城主刘府君墓志铭”。
至北魏墓志基本定型:墓石多为正方形,两石相合,平放墓中。上面为墓志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秋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PPT课件.pptx
- dixell帝思 xc15cx-xc35cx 调试维修参数设置资料.pdf
- transcad交通需求模型手册_chapter12公交分配.pdf VIP
- 高校后勤餐饮经营发展探究——以浙江树人大学为例.pdf VIP
- 幼儿园教室环创培训.pptx VIP
- 2023辽宁沈阳市铁西区面向全区招聘社区残疾人工作专职干事8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安徽省池州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预测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docx VIP
- 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诊治专家共识.pptx VIP
- 2025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批招聘55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