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彩华章 广彩瓷器
广彩即广州织金彩瓷的简称,是吸收传统的古彩技艺,仿照西洋表现手法,经彩绘、烘烧制成的彩瓷。这一品种出现于康熙晚期,盛行于雍正、乾隆时期。当时为适应外销的需要,将景德镇所烧的素瓷坯运到广州后,根据外商的需求,加以彩绘,再经700℃-750℃烘烤而成。这是一个专为外销而生产的品种,因而纹饰更多地模仿西方的艺术形式,以浓烈的色彩和弯曲妙曼的线条,迎合当时西方人的审美情趣,不少作品体现出浓厚的洛可可艺术风格。
广彩的彩料最初来自景德镇,后来逐步在广州自制或调配,少量为西洋进口。其色料比景德镇五彩和粉彩丰富得多。主要有:1.干大红,即景德镇的矾红,但较矾红色浅而鲜亮;2.西红,即景德镇的金红、胭脂红,原先是从西洋进口的彩料,雍正六年以后逐步国产化,以黄金为呈色剂。但景德镇用油调开,故色彩浓厚,而广彩用水调开,故色彩薄而匀,描绘人物衣纹或花瓣时,易于表现出纹理和阴阳面;3.法蓝,也称水青,接近青花的颜色;4.水绿,又称大绿,比景德镇大绿稍青翠、泛黄些;5.湖水绿,也叫鹤春,因色似鹤蛋壳的颜色而得名(广州话音称“蛋”为“春”);6.二绿,用绿和黄色调配而成的黄绿色;7.茄紫色,用红和水青调配而成,但颜色较景德镇茄皮紫清淡、明艳;8.黑色,亚光不发亮,用于人物发须和鞋帽;9.金色,用于器物口沿或把、纽处(斗金),以及花纹之间的空白处(积金或织金)。尤其是嘉庆以后大量使用。早期使用的是成色很高的黄金,故这道工序一般由作坊老板(广彩行业称“揽首”)或他的家人、亲信完成。清末开始有的使用化学金水;10.麻色,用红与黑色调配而成,根据需要可调出酱、褐、棕、橙红、橙黄等深浅不同的色调。这种颜色在景德镇彩绘瓷中极少用,而广彩较多使用,是欧洲人非常喜欢的一种颜色。使用时有单一使用的,也有织金的,或与其他颜色搭配使用。此外,广彩还通常使用复色,即用两种或以上色料调配出一种中间色,与纯色有一定距离又和谐统一,显现出丰富的层次感。
广彩的制作工序,首先是选白瓷胎。清代广彩的白瓷胎都是从景德镇选购的,近代也有从福建德化、湖南澧陵和潮州枫溪等地挑选。所选之器必须器型规整、白釉匀净,尤其是白釉熔融温度的幅度要尽量大些,以利于各种色料在焙烧时与白釉互相渗透、更加牢固地粘附于瓷胎表面。其次是根据设计好的图样进行彩绘。如果是批量生产的,则用浓墨汁先把图案的轮廓线在瓷胎上描出,再用湿宣纸盖在图样上用手轻拍,使画稿过到宣纸上,再马上把这张印了图案的湿宣纸盖到另一个瓷胎上,用手轻拍至图案印在瓷胎表面。如此反复,好的墨汁和宣纸,通常能反复印20―30次。如果是定做单件的产品,则艺人直接在瓷胎上绘画即可。然后在已勾画出轮廓线的图案上填色,有平涂和堆填等手法。画人物五官和花鸟造型称“开相”,以彩料的浓淡和笔触的轻重点染出花纹的阴阳面称“挞花”,这些都由艺人手工完成。最后一步是斗彩封金。即在彩绘纹饰的空隙处填上金彩,称为积(织)金;在器物的纽、流、把、耳等处描上金彩,称斗金(彩);最后在器物口沿涂上一圈金彩,称封金。完成彩绘后,即可入炉烘烤。
广彩的器型主要有餐饮用具,包括各种碗(汤碗、调酒碗、冰碗等)、盘、壶(茶壶、奶壶、咖啡壶等)、杯、烛台(用于餐桌装饰和照明)、果盘等,也有一些成套的餐具或咖啡具、茶具、奶壶等;以及陈设用器,如瓶、花盆等。
广彩装饰的艺术特点,体现在构图、用色、纹饰内容等几个方面。
在构图方面,嘉庆以前有构图丰满和疏朗两种特点并存的现象,道光以后则基本都是丰满为主,较少留白。广彩瓷器特别注重边饰和开光(广彩行业称“开斗方”)的运用。其边饰非常丰富,有缠枝花卉、折枝花卉、龙凤纹、龟背锦纹、锦地开光纹(内绘山水或人物)、开光纹、各种带状图案纹等,主要使用于各种碗、盘、杯、壶、瓶等器物。广彩瓷器的开光,在道光以前与景德镇瓷器的开光比较接近。同治、光绪以后流行的是以大红、大绿绘带状花蝶图案作十字开光,开光带的边缘饰以连续的C字形花纹。此外,在构图上有的遵循对称的原则,有的则故意采取不对称的画法。广彩纹饰的这种线条繁复、浓彩厚涂的特色,应该说与18世纪欧洲社会的洛可可风尚有着密切的关系。洛可可(Rococo)源自法语洛克(Rocaille),是一种用贝壳或鹅卵石做成的装饰,常用于17世纪意大利的人造山洞或花园,后来传入法国。作为一种室内设计、装饰艺术、绘画、建筑和雕刻风格,洛可可的特征是连绵的叶形花纹,过度地使用卷曲和自然的形式,制造轻柔、精致、优美、高雅的格调。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大量使用C形和S形曲线,以及贝壳或其他自然物体的线条作为装饰。洛可可风格于18世纪率先在巴黎兴起,成为遍及建筑、装饰、美术、音乐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艺术风格,并迅速从法国宫廷蔓延到欧洲各地,成为一种生活态度。洛可可艺术从流行于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