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淀粉醚化改性季铵盐型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研究.pdf

淀粉醚化改性季铵盐型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淀粉醚化改性季铵盐型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 马希晨宋辉梁凌熏 李应龙昊雄伟王开枫 (大连轻工业学994t;..r--与材料学院大连116034) 摘要本论文是以淀粉为基材,丙烯酰胺为聚合单体,通过自制引发剂,在水相中合成 了淀粉一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物,并以此为原料,通过自制的季铵盐型醚化剂氯化聚2一羟 丙基一1,1一N一二甲基铵对接枝淀粉进行醚化反应和复配,合成淀粉醚化改性季铵盐型天 然高分子絮凝剂。 关键词淀粉、 丙烯酰胺、接枝共聚、醚化、聚季铵盐。 絮凝剂又称沉降剂‘11,作为一类可使液体中不易沉降的固体悬浮微粒(粒径10~~10。am)凝聚、沉 淀的物质,在废水处理、发酵工业后处理、食品加工、土木疏浚工程等领域应用广泛【2】。 本实验以淀粉接枝丙稀酰胺非离子絮凝剂作为原料,进行淀粉醚化和阳离子化复配,制备了一种新型 的阳离子絮凝剂。本产品经应用实验,对印染废水,油田含油废水的处理,效果显著[3】。 l实验部分 1.1原料 可溶性淀粉(工业级),丙稀酰胺(分析纯),环氧氯丙烷(工业级),二甲胺(工业级),引发剂自制。 1.2淀粉、丙稀酰胺接枝共聚物的合成 使用配有搅拌器,恒温水浴和可调节转速的电动搅拌器的三口烧瓶作为聚合反应装置。首先,向三口 烧瓶中加入定量的淀粉和去离子水和丙稀酰胺、开动搅拌器,通入氮气,调节温度,将混合物充分混合。40 分钟后加入计算量的引发剂溶液,不断搅拌,至体系粘稠,停止通氮,聚合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4小 时,得到ST—g—AM(实验室已制得,接枝率可达225.2%,体系固含量为10%)H】。 1.3醚化剂氯化聚2一羟丙基一1,1一N一二甲基铵的合成 将45.089二甲胺加入三口烧瓶内(中间口为搅拌、两边的口一边盖住、一边插上滴液漏斗),开水浴 锅升温至40℃,冷凝回流。称取环氧氯丙烷23.139加入到三口烧瓶内,开搅拌,滴加环氧氯丙烷(在半小 时内滴完)。滴加完环氧氯丙烷后,不停止搅拌反应数小时,得到透明粘稠的产品。特性粘数为276.4。 1.4淀粉接枝丙稀酰胺的醚化与复配 称取固含10%的淀粉接枝丙烯酰胺33克加入三口烧瓶中,再加水90mL进行溶解,缓慢搅拌。缓慢 滴加2%氢氧化钠1克,搅拌,升温至60℃。称取氯化聚2一羟丙基一1,1一N一二甲基铵1.8克,在缓慢 搅拌的条件下,加9克水搅拌溶解,用滴液漏斗缓慢滴加到三口烧瓶中(半小时加完)。缓慢搅拌,反应数 小时。即得产品阳离子化的淀粉接枝丙烯酰胺。 I.5分析测试 1.5.1特性粘数的测定 从最终产物中取出1克,在电子天平上准确称重后,用浓度为1mol/L硝酸钠溶液溶解后,在50毫升 的容量瓶中定容。然后用乌氏粘度计在超恒温30。C水浴中测量出其粘流体的流出时间t,再测定lmoL/L (1) 硝酸钠溶液的流处时问to,进而可以根据特性粘数的计算公式[5】:[q]=[2(11。一l咖,)]忱/c -q叩211,一l; -q。=t/to 2结果与讨论 2.1 引入醚化剂进行醚化和复配后pH值对产品特性粘数的影响 如图1所示,在一定范围内下,随着pH值增加,产品特性粘数增大,但pH超过pH=9以后,产品特性 粘数反而减小,原因可能是随着pH值增加,醚化剂中的一OH与一H发生反应,脱去水,使聚季铵盐内形 一zL—— 成环氧,使产物粘度增大,但pH值继续增加,导致淀粉水解,接枝共聚物主链断裂,产物粘度下降。因此, 在pH=9时,产物粘度最大。 2.2引入醚化剂进行醚化和复配后温度对产品特性粘数的影响 如图2所示,在一定条件下,随着温度增加,两相接触充分,混溶越好,因为季铵盐为水溶性,聚季铵盐 含量越多,特性粘数越小。但当达到一定温度范围后,特性粘数下降,究其原因可能是温度过高,N一羟甲 基子自身发生反应,发生交联,特性粘数减小。在T=600C产物粘度最大。 2.3 引入醚化剂进行醚化和复配后反应时间对产品特性粘数的影响 如图3所示,随着时间增加,产物粘度减小,原因可能是随着时间增加,两相混溶充分,季铵盐为水溶 性,混溶效果越好,特性粘数越小,但时间增大到一定值时,两相混溶已经完全,产品粘度不再减小。反应 时间为Ih产物粘度最大,大于lh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