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消费行为的经济学评价—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的节俭与奢侈研究.pdf

个人消费行为的经济学评价—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的节俭与奢侈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同题,李伯聪教授在谈段工程的程穿问题时.特别强诃指出:“社台工程’中的程序问题同‘物质技术工 程‘中的程序问题在性质上是有很人不同的,在‘社会工程’中出现丁程序的公正性问题。”[7]自然工 程存在着程序上的音理性问题,而社台丁程枉程序上不但要‘合理”,而且也应该“台情”,要充分体现出 公正性。崮此+社台工程的“T程寐”需要从宏观培面和傲观层面上对多种因素进行食方位的关照,包括 社会环境、法律制搓、政冶缶f度乃至人们的文化修养等,都要作“舔人的分析并权衡利弊.才能使社会工 程的实施更加地公正,-t能获得工程,#体的认可,从而取得良好的社会综台效益。 四是标准的多维性。在现代社会.工程的教母越米越多、规模越来越太、程度越来越复杂.我们在对 工程活动进行评价的时候.不但需要分别的,巾一^耐的标准.而且需婴捧催性的标准,疗然工程和社会 1程的评价R度存在着很大的箍别,甚至太相径庭,n然I栏的评价标准,小沦是近期还是远期.最碹要 的就是经济教益,优秀的自然工程不仅在技术上是先琏的和nr行的,在经济P也是矍高教益的,而社会T 程则不然.它的评价标准往往是多方面的或音说是多“维雎”的,有的甚罕找水到可以在客规上理定好T 的或约定俗成的评价标准。在社会上程的评价标准中.经济效旋并不是据于丰要地位,而包括政冶、文 化、伦理、道德、思想、理念等等方面的月的在内的社会综台效益,才是社会f:程的最主要的评价标准。 社会工程研究的内容与应用范围正在不断地扩大.随种社会工程的广泛应用.需要对社会工程问题作 咀更加具悻深人的研究。为此,我们必须站在工程哲学的高度来把握社会工程的哲学范式.总结出有利于 改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及各种制度的有效模式,井麻朋于建瞪创新型国家的实践嘶中.从而,为建设社 会上卫和1*社会.发挥出本区域内的核心比较优势.抛供智力支持,以更好地增强本地区的区域核心竞争 力。 参考文献 Eli[2]#&.事伯聪主%T&Ⅲ究一跨学辩m#中∞I#[Mjn京一#iⅡI大{&版枉.2001.第109Ⅲ [3]B克B责奉沧(第一眷)[M]北京c人民出版杜1995.第204甄 n](美]{尔·泼普尔(著).#改楫、邱仁采(译】m女决≈{它∞贫$[M]]匕i.牛夏&版n1987.第;o贾 [5]日≈g资奉岵(第=卷)[Mj北庳;^*出版牡,1975.第431页 n1c德]乌尔■希·Ⅲ克.[§:女糸E·吉《斯j女,%科特·#什自tⅨ{tmtM]n《;自*目$镕1991. 第∞m f7]半伯聪.I&哲学弓『☆lM]部H^象m%{}.2002.第215页 作者简介 (19 $±淬.£ ).i£4采^.&t日”£^学H学n$口学目}Ⅲ£±i女*充女自*i#*}自#§; n*{. 昧王囊 (沈阳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10034) [摘要]节俭々者侈议手是个伦理学的问瘫.但^的伦理观念离不开其生存的经济基础。消赞是一种 十性化极强的十^行女.同母也是一种社台行*,要受到消费者的收^水平、支化背景、个人偏好、公众 舆论以及吐喜和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再索的影响,随着社喜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人消费支出的内窨也在下 断囊化。传境礁点认为.节告蔗生活的*健.吾刘耗是十^曲奢侈.是一#暮。节俭#著侉是两种靛拮不 同的十^)≈哥纤为.前者有刊干。、^神鲢秉或长.也有刮干良好的社鲁风气均养成,后者既不利干十^的 29口 健康成长,而且还会引发社会的腐败、堕落等等。但究竟什么是节俭?什么是奢侈呢?节俭与奢侈之间即 使能够划出分界线,难道就可以作为全社会统一的划分标准么?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加以探讨,目的在 于就个人消费行为的评价标准谈谈个人看法,以有助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消费行为评价标准 节俭 奢侈 收入水平 近一时期以来,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一再强调要建设“节约型社会”,并提出了很多这样那样的倡议 建议,搞了很多活动。笔者认为,要真正的建设节约型社会,除了要大张旗鼓地做好宣传以外,更重要的 还是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间牢固地树立起节约的观念,并将这一观念落实到自己的日常消费之中,真正的 使节约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态度。 人人都会消费,且天天都在进行消费,但人们的这种消费行为是否合理?应如何判断这种行为的合理 性?其是否合理的评价标准又是什么?本文仅从经济学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无意也没有能力去“建 立”标准,更不想去“规范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