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ppt--风湿类疾病的肺部ct表现解析PPT
男 71岁 类风湿性关节炎 蜂窝肺伴左上肺牵拉性支气管扩张 男 70岁 干燥综合征 双肺下野密度略高的磨玻璃影,其内可见纹理走行 女 24岁 系统性红斑狼疮 双肺狼疮性肺炎并右肺实变,其内可见支气管征象。 男 47岁 类风湿性关节炎 双肺多发风湿结节 动态变化情况 女 63岁 皮肌炎 双肺磨玻璃影治疗后有吸收好转 女61岁 类风湿性关节炎 双肺下野大片状实变影,治疗后病变明显吸收 女 60岁 干燥综合征 双肺下野网状影,治疗后有部分吸收。 病例解析 病例一、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系统性血管炎是一组原因不明的以非感染性炎症和坏死性血管炎为基本病理改变的结缔组织疾病在临床上常表现为乏力皮肤损害关节炎多系统侵犯和多脏器功能衰竭 分类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是系统性血管炎变,以哮喘、坏死性血管炎、血管外肉芽肿、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和多器官组织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特征。因首先由 Churg和Strauss两位病理学家描述,通常又称Churg2Strauss综合征 小叶间隔增厚常见疾病有: ●光滑的间隔线见于肺水肿、癌性淋巴管播散、淋巴瘤、少数纤维化者等 ●结节或串珠样的间隔增厚见于癌性淋巴管播散、淋巴瘤、结节病、矽肺等 ●不规则增厚常见于纤维化患者。 小叶间隔增厚thickening of interlobular septa 双侧光滑增厚的小叶间隔 All scans show marked smooth thickening of interlobular septa involving both lungs in a symmetrical fashion. 小叶间隔结节状增厚 小叶间隔增厚(interlobularseptalthickening):正常情况下小叶间隔不显示或偶见于肺边缘,小叶间隔异常增厚,常为肺纤维化!肺水肿!细胞或其他物质浸润所致,在不同的疾病中,增厚的小叶间隔可呈光滑!结节状或不规则状 同义词:间隔增厚(septalthickening);间隔线(septallines) 二、支气管血管周围间质增厚thickening of the peribronchovascular interstitium 支气管袖口症:peribronchial cuffing 支气管血管周围间质增厚(peribronchovascularinterstitialthickening):肺门旁支气管血管周围间质增厚,也可为支气管壁明显增厚! 位于小叶中央的支气管周围的间质增厚在HRCT上亦可认为是小叶中心间质增厚,可呈不规则!光滑或结节状,代表了病变浸润或间质纤维化。 三、斜裂增厚thickening of the major fissure 斜裂增厚thickening of the major fissure 四、蜂窝肺 honeycomblung 蜂窝肺 蜂窝(honeycombing):直径几毫米到几厘米的囊肿性气腔, 纤维性壁,内衬细支气管上皮,是肺泡溶解和腺泡结构丧失,气腔常成簇,相互拥有共同的壁,多位于胸膜下,沿胸膜面出现几层 同义词:蜂窝肺(honeycomblung);蜂窝性囊肿(honeycomb) 五、磨玻璃样密度 病理基础: 为肺泡壁和隔性间质的轻度增厚或肺泡腔为液体、巨噬细胞、中性细胞和无定形物质部分充盈,该改变无特异性。该病变存在提示有活动性肺疾病或急性病变存在。 影像特点:片状模糊密度增高影,不掩盖基本的血管纹理,无空气支气管征。可分为弥漫型、斑片型、局灶型、晕型及支气管血管型和小叶中心型。 常见疾病:急性间质性肺炎、肺水肿、硬皮病SLE、结节病、过敏性肺泡炎等 六、 界面征 充气的肺实质与支气管、血管或脏层胸膜之间的界面不规则称为界面征。通常见于间质异常者。 七、 胸膜下线(胸膜下曲线影) 病理基础 :细支气管周围纤维化及肺泡萎陷。 影像 特点:位于胸膜下1cm内,平行于胸壁,长约2-10cm,多见于下叶后方,不随体位变化而变化。 常见疾病: 结缔组织病、石棉肺、特发性肺纤维化及其它肺纤维化疾病等。 八、肺实质带parenchymal bands 位于下肺部,肺内条状影;肺实质内的纤维化。 九、网状改变 网状改变 CT表现 男 33岁 强直性脊柱炎 双背侧胸膜下可见与胸膜平行的条状影 女63岁 干燥综合征 双肺下野,内中外带均可见不规则的条状或多边形线状影 风湿类疾病的肺部CT表现解析 山西医学科学院 山西大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