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园林工程学土方工程PPT
方格网法是把平整场地的设计工作和土方量计算工作结合在一起进行的。其工作程序是:(1)在附有等高线的施工现场地形图上作方格网控制施工场地,方格边长数值取决于所要求的计算精度和地形变化的复杂程度。在园林中一般用20—40m,(规划阶段:50*50不可取,取20*20,10*10,方案阶段:如广场设计5*5可以,)(2)在地形图上用插入法求出各角点的原地形标高(或把方格网各角点测设到地面上,同时测出各角点的标高,并标记在图上); (3)依设计意图(如:地面的形状、坡向、坡度值等)确定各角点的设计标高;(4)比较形标高和设计标高,求出施工标高;(5)土方计算,其具体计算步骤和方法结合实例加以阐明。 例如:某公园为满足游人游园活动的需求,拟将整成三坡向两面坡的“T”形广场,纵坡1.5%,横坡2%,土方就地平衡,求其施工标高和土方量(图1-2-13) 图1-2-13 根据场地情况(考虑地块的尺寸,若75M,75M则20M为网格单元,若75M,60M,则15M为网格单元,)作边长20m的方格控制网 ,用内插法求出各角点原地形标高,用坡度公式求个角点设计标高(图1-2-13)。 假设A点的设计高程X,以2%,1.5%,可算出B点的设计高程X-2%*20-1.5%*20 A B 2 求平整标高H0 把一块高低不平的地面在保证土方平衡的提下,挖高垫低使土地成为水平的,这个水平面的高程就是平整标高。 通常:设计工作中以原地面高程的平均值(算术平均或加权平均)——平整标高——理解为居于某一水准面之上而表面崎岖不平的土体,经平整后表面成为水平的,高度),见图1-2-14 、图1-2-15 图1-2-14 方格网标注位置 图1-2-15平整地形透视图 该土体自水准面以上经平整后的体积V平 假设ABCD为原地形,假设将AB、AD、DC、BC看成是均一变化的,则V原=(AA’+BB’+CC’+DD’)/4*SA’B’C’D’= V平=H0*SA’B’C’D’= V设 V平=H0*N*a2 式中V平——该土体自水准面以上经平整后的体积; ? H0=V/Na2 N——方格数; H0——平整标高; a——方格边长 根据平整前后这块土体体积相等的条件 V平=V原=V设 平整前体积为各方格体积之和 V原= V原1+ V原2+ V原3+ V原4+ V原5 +V原6+ V原7+ V原8 每个方格体积为底面积乘平均高度 V原1=a2*(h1-1+ h1-2+ h1-3+ h1-4)/4 依次类推出现,组成一个方格的点其高程在运算过程中计算一次;组成两个方格的点其高程在运算过程中计算两次;组成三个方格的点其高程在运算过程中计算三次;组成四个方格的点其高程在运算过程中计算四次。见图1-2-16 B A C D A’ B’ D’ C’ 图1-2-16 平整轴测图 H0*N*a2=(∑h1+2∑h2+3∑h3+4∑h4)* a2/4 H0=(∑h1+2∑h2+3∑h3+4∑h4)/4N (1-19) 式中h1——计算时使用一次的角点高程; h2——计算时使用三次的角点高程; h3——计算时使用三次的角点高程; h4——计算时使用四次的角点高程。 公式(1-19)求得的Ho只是初步的,实际工作中影响平整标高的还有其它因素,如外来土方和弃土的影响,施工场地有时土方有余,而其场地又有需求,设计时便可考虑多挖。有时由于场地标高过低,为使场地标高达到一定高度,而需运进土方以补不足。这些运进或外弃的土方量直接影响到场地的设计标高和土方平衡,设这些外弃的(或运进的)土方体积为Q,则这些土方影响平整标高的修正值Ah应是: △h=Q/Na2 ∴ (1-19)可改写成 H0=(∑h1+2∑h2+3∑h3+4∑h4)/4N±Q/Na2 (1-20) 此外土壤可松性等对土方的平衡也有影响。 例题中∑h1=h1-1+hl-5十h2-1+h2-5+h4-1十h4-3 =20.29+20.23+19.37+19.64+18.79+19.32 =117.6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