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检查发现钩虫病一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胃镜检查发现钩虫病一例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胃镜检查发现钩虫病一例 1.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2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3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东院检验科 钩虫病(ancylostomiasis)是由于十二指肠钩口线虫或美洲钩口线虫(一并简称钩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内所引起的疾病。当人体接触钩虫的传染期幼虫(丝状蚴)时,幼虫即钻入皮肤而引起感染发病。临床上以贫血,营养不良,胃肠功能失调为主要表现,重者可致发育障碍及心功能不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寄生虫病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感染率下降[1]。然而,在部分农村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卫生习惯不良,使得这些地区依然有病例报道。在南方一些地区,农民劳作采取光脚方式,使得钩虫病在此类人群中高发。近日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门诊收治一名钩虫感染患者,病例报道如下。 1病例资料 患者,女,68岁,农民,以“浅表性胃炎治疗3月后复查胃镜”,2015年7月30日于我院门诊检查。患者自觉口苦,上腹不适半年于外院就医,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浅表性胃炎”,先后服用西药,中药治疗3月,症状反复,遂来我院检查。胃镜复查见十二指肠球部一长约1.5cm线状物(图1),活检钳取出置生理盐水中送检(图2)。显微镜下可见虫体两端呈s型弯曲,形似钩状(图3)。标本用75%酒精固定后送至河北医科大学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显微镜下可见虫体前端较细,微向背侧仰曲,口囊较小,呈椭圆形,腹侧前缘有一对半月形板齿(图4),排泄腺处可见虫卵(图5),经专家鉴定为美洲钩虫。辅助检查血常规示嗜酸性粒细胞0.81*109/L。嘱病人口服驱虫药治疗。 2讨论 钩虫病是常见的造成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在我国农村人口中有较高的感染率。主要有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通过皮肤侵入人体,其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上段,通过虫体运动所致的机械损伤和成虫吸血致病。因其成虫吸附于小肠壁内血液中生活,且常更换吸血点,而引发肠壁点片状出血和渗血[2]。 钩虫病的临床表现有纳差,恶心呕吐,上腹部隐痛或胀痛不适,后期有头昏乏力,心慌等贫血症状,大便隐血实验常呈阳性,过去其诊断主要依靠粪便中找到钩虫卵而确诊,有报道称,11例钩虫病患者便常规检查未见虫卵。而其实对钩虫病的诊断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是饱和盐水浮聚法,需要连续检查大便3天以上,防止漏诊。[3] 临床医师注意的是钩虫病所致的贫血往往是渐进性的。且常伴有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加上粪便隐血阳性或黑便.易误诊漏诊者不在少数,部分患者甚至长期辗转多家医院而得不到确诊[4]。本例患者为江西省南昌市一位农民,自述三年前由于身体状况变差而停止下地劳作,亦曾辗转南昌,广州等地检查而未能确诊。可见钩虫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会有严重影响。及时准确的诊断对患者意义重大。而此次报告病例为美洲钩虫,符合流行病学报道。 由于本病在农村有较高感染率,这与农民常用粪便施肥、赤脚下地皮肤接触感染幼虫有关。所以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加强卫生教育,有利于避免寄生虫病的传播。对农民贫血患者,特别是慢性贫血的中老年患者及疑钩虫病可能,胃镜检查时要重视对十二指肠球部的观察以及大便找虫卵,均有利于早期钩虫病诊断。 参考文献: [1]杨毅梅.我国常见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感染与防治[J].中国临床医药实用杂志,2013,4(2):61—63. [2] ??大才.电子胃镜诊断十二指肠钩虫病30例分析[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9,21(6):372-373. [3]陈剑,钩虫病误诊、漏诊11例临床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2,19(2):49. [4] 陆海英.十二指肠钩虫病72例内镜诊断及分析[J].内科,2009,4(5):744.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