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说部叙事的隐性主题与文本意义——以《雪妃娘娘和包鲁嘎汗》为例研究.pdfVIP

满族说部叙事的隐性主题与文本意义——以《雪妃娘娘和包鲁嘎汗》为例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满族说部叙事的隐性主题与文本意义 — — 以《雪妃娘娘和包鲁嘎汗》为例 江 帆 内容提要:通过解读满族说部文本我们发现,一些作品实际存在着显性与隐 性并置的主题线索,从而使作品呈现出一种 “双重结构”。隐性主题往往裹挟着 民间社会被郁积和压抑的历史情感,藉助显性主题的展开 ,以一种 “低调 ”的方 式,完成某种较之正史而言相对边缘的、矛盾的、甚至相异的历史诉说 。这种 “诉 说”在作品中虽然是片断、分散、零碎的,但因其更逼近人性的本真状态,能触动人 们对人性的遐思、联想和追问,因而更具精神含量。对其剖析有助于开启多元的边 缘性历史记忆,使 “历史本文”原本具有的多种对话关系及多种涵义得以呈现。 关 键 词 :满族说部 隐性主题 文本意义 对满族说部叙事系列文本进行深层解读,我们发现,一些作品实际存在着显性与隐性 并置的两道主题线索,显性主题与隐}生主题使一些满族说部叙事呈现出一种 “双重结构”。 满族说部作品的显性主题多体现为讲颂族史家传、颂扬部族祖先的英雄业绩,往往与 “正 史”呈现出 互“释互证”的关联,凸显着满族 “根性”文化的印记与特点。满族说部作品的隐 性主题则多以其特定的内容指向与张力构成另一种隐性结构,它基于对显性主题的阐释, 但扩散并拓深至对人性与人本的拷问与思考,对与人性及人本追求相关的情感是否实现、 以何种方式实现的关注。隐性主题的开掘往往超越作品表层结构的情节设置与铺排,形成 一 种 “潜在动力”,在整体上牵制着作品的建构与情节的推进。 本文拟以满族说部 《雪妃娘娘和包鲁嘎汗》为例,通过对文本的显性主题与隐性主题 的剖析,阐释某些 “历史本文”怎样经由满族说部的创作者创化为艺术叙事,以及满族说部 叙事如何在与族群历史语境的互动中彰显出多元的文化史意义。 从25个字到42万字:《雪妃娘娘和包鲁嘎汗》说部的生成动力 《雪妃娘娘和包鲁嘎汗》(以下简称 《雪妃》)是满族说部中的一部佳作,根据说部传承 人富育光先生家传 “乌勒本”整理而成,全书43万字。该说部讲述了明末清初之际,黑龙江 德钦部女真孤女宝音其其格流落到科尔沁大草原,后与皇太极偶然邂逅并相爱,被接入赫 图阿拉努尔哈赤的汗宫。她在辅佐努尔哈赤成就女真大业的征战中屡立奇功,被努尔哈赤 收为义女,赐封 白雪格格。她与皇太极深深爱恋,但终因努尔哈赤的政治联姻图谋,而未能 与皇太极成亲。在皇太极大婚之夜,她不顾身怀六甲含愤出走,生子于荒郊,却又在荒火中 5 民族文学研究 ·2012年 4期 与婴儿失散。这个苦命的男婴得到 “狼王”的眷顾,被狼群养大;后又得老鹰庇佑,传授其超 人的生存技艺。在 “狼母 ”、“鹰师”的佑护下,男孩最终成长为无敌不克的英雄 ,人称包鲁 嘎,被族人推举为汗王。白雪格格历经苦难 ,晚年终与儿子相逢 ,死后方被皇太极赐封为雪 妃娘娘。这一叙事以波澜壮阔的历史为背景,在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与纠葛中,演绎出一 场爱情、亲情、友情的壮美悲剧,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该叙事在黑龙江中下游各族民间 已流传四百余年,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堪称北方民族 口承叙事中的珍品。 据黑龙江省爱辉地区一些满族已故文化人士生前回忆,《雪妃娘娘与包鲁嘎汗》说部 在民间传承中有多种名称,诸如 孤《女离恨》、《大丘坟》、《黑水狼儿传》、《宝福晋和包鲁 嘎》、《雪妃娘娘与包鲁嘎汗》等等。这一说部的最初形成年代今已无从稽考,后人仅在清代 黑龙江将军萨布素 《兵痕备钞》遗文中见到 “混同北岸有巨丘,古木参差。土人诵传有母子 厚葬乃成丘陵焉”区区25字的记载。这 25字的记载即指黑龙江人海 口处有大坟,相传内 葬母子俩,后人景仰其贤,日久填坟献供而成高冢。富育光先生认为,这个传说与 《雪妃》传 说相吻合,以此推断 《雪妃》故事在清康熙朝中叶已经形成,并提及 ,据该说部老一辈传承 人生前回忆,凡清康熙朝北戍爱辉的满族八旗诸姓 氏,许多家族都传讲此传说。追其源,他 们多是从黑龙江中下游费雅喀、索伦、赫哲人中听来,后又在本族中传讲。当年率军戍北的 清军将领萨布素、马喇等人,还从费雅喀人 口中记录了 《雪娘娘与大丘坟》的故事。②然而, 我们发现,这唯一的文献佐证中 “混同北岸有巨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