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几起重大装备和器材失效事故的分析及建议
冯耀荣,李鹤林,张国正,杨龙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摘要:对几起重大装备和器材爆炸、断裂等失效事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分别由产品设计制造和材质问
题、自然灾害等造成,其它事故原因还涉及现场操作和使用管理等问题。从安全学科的建立与发展的角度,
提出材料服役安全工程学和石油管安全工程学的主要内涵、研究内容和方向。作者建议,应进一步加强安全
学科建设和相关研究工作,同时,必须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的控制和许可认证工作,按照国家行政许可法的
要求,对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和对社会有重要影响的产品实施认证许可制度,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加
强管理,确保本质安全。
关键词:装备和器材;失效分析;安全科学与工程;材料服役安全工程学;石油管安全工程学
l几起重大装备和器材失效事故的分析
例1某油库非金属油罐阻火器失效分析…
事故现场情况
1989年7月份,某输油首站一号非金属油罐发生爆炸起火。根据气象局的气象报告和资料查明,该地区
个大火球从哨位东北偏东方向,大约30。的仰角,高于哨旁树尖约10米左右的上空,疾速飞向罐区。目击
者发现这个大火球撞击在半地下钢筋混疑土结构的一号储油罐西南角的安全阀上,接着一声巨响,3600平方
米的罐顶同时塌落,浓烟滚滚,烈火冲天。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
大火扑灭后,非金属罐中的原油已所剩无几,罐中的水泥立柱几乎全部倒塌,有孔洞的1号安全阀阻火
器直立于罐底部,且保持原来的方向,安全阀的顶盖已不存在。其他阻火器和呼吸阀也都掉入罐中,均未发
现孔洞形成。
事后发现一号非金属油罐液压安全阀下部的阻火器上有一个大孔洞,此孔洞位于阻火器的侧壁,孔的最
大长度为120毫米,最大宽度54毫米,孔面积约为38平方厘米,其形状为羹匙状。九层阻火器铜网烧成泡
沫状的高温氧化物,据现场提供的情况,此阻火器材料为铸铁,孔洞处壁厚为8毫米。
宏微观分析
爆炸失效的阻火器失效部位的宏观形貌见图1。从图1(a)可见,此阻火器孔洞周围A区、B区均无金
属熔化特征,但A区有严重的变形,外表面D区有金属熔化特征,而且壁厚大大减薄,最薄处为lmm,G
点距D点约为10cm,G区从外观形貌来看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即既无变形,也没有溶化痕迹。除羹匙状的
大孔洞外,还有几个小孔洞分布在大孔洞的周围。
图l(b)是内表面及孔洞的宏观形貌,图中H区呈沟槽状,此区金属无熔化特征。I区为金属熔化区,I
标记所示的铁瘤就是从I点下部的小孔洞熔流到内表面的。I区的内表面覆盖了一层疏松的黑色高温氧化
物,离孔洞稍远的F区内表面上,也有一层黑色高温氧化物。
(a)外表面(”内表面
囤1爆炸阻火器失效部位宏观形貌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对内外表面进行观察分析,主要为高温氧化物。
材质分析
在孔洞附近取样,经化学分析,阻火器的材料相当于HTl0-26灰铸铁。
分别在阻火器不同部位取样,进行金相组织分析,各部位组织明显不同。内部组织为铁素体十石墨+少量
珠光体。外表面明显氧化脱碳,内表面有增碳现象。
(a)外表面 (b)心部 ‘c)内表向
图2失效部位显微组织(100x)
分析结论
通过对某油库失效阻火器残样的分析研究及现场情况的综合分析判断,阻火器受雷击穿孔,导致油罐爆
炸起火。
倒2某热电厂发电机组低压缸止逆阀铰制7L螺栓断裂失效分析[2]
事故现场情况
某热电厂3号50MW汽轮发电机组发生恶性事故,造成很大经济损失。事故调查组认为低压缸止逆阀
联接阀臂与阀碟的铰制孔螺栓(以下简称事故螺栓)断裂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受事故调查组委托,
我们对事故螺栓断裂原因进行了试验分析与研究。
宏微观分析
事故螺栓残样宏观形貌如图3所示,根据表面状态可将事故螺栓杆部分为3个区段,即左区段、中心区
段和右区段。左区段(靠近螺栓头部区段)较光滑,长约57mm,左区段与中心区段有一环向压痕。中心区
段有周向磨损痕迹,表面稍显粗糙,颜色缺乏光泽。中心区段与在区段靠近断口区段交界处有明显周向磨损
痕迹。中心区段沿纵向分布着很多大小不同、间隙不等的横向凹坑。端掉部分为螺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