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_(正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_(正式)

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在他的一生中,曾对同分异构现象、发酵、细菌培养和疫苗等研究取得重大成就,从而奠定了工业微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并开创了微生物生理学,被后人誉为“微生物学之父”。 巴斯德 巴斯德在微生物学上的贡献 有机物发酵和腐败由微生物引起 解决葡萄酒和啤酒变酸问题——创立巴氏消毒法 主张传染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并可通过接触、唾液及粪便传播 1885年,巴斯德第一次治好了被疯狗咬伤的9岁男孩——奠定了免疫学基础 著名的巴斯德研究院 微生物方法学和医学微生物学奠基人 —— 科赫 德国细菌学、现代微生物学奠基人之一。因发现结核菌和结核菌素而获19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到目前为止, 几十项Nobel生理学和医学奖,化学奖 都与微生物学有关 微生物的类群 原生生物: 原核生物: 真菌: 病毒: 如酵母菌 单细胞的动植物 如草履虫、单细胞藻类等 微生物包含了除植物界和动物界以外的所有生物. 无细胞结构 真核细胞 细菌、蓝藻 原核细胞 一.培养基: 微生物生存的环境和营养物质 1.基本成分: ⑴碳源 无机碳源: 有机碳源: CO2、CO32-、HCO3- 牛肉膏、蛋白胨等 自养微生物 异养微生物 ⑵氮源 无机氮源: 有机氮源: NH4+、NO3- 牛肉膏、蛋白胨、酵母膏、尿素等 注:含CHON的有机物是异养型微生物的碳源、氮源、能源 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如:维生素、氨基酸、碱基等 。) 生长因子: a、牛肉膏主要提供碳源、氮源、磷酸盐和维生素; b、蛋白胨主要提供碳源、氮源和维生素。 2.特殊营养: 3. pH、氧气的需求: 4.种类: 液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 据物理性质分 常用于工业生产 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计数 加琼脂 半固体培养基 加琼脂 用于观察运动、鉴定 液体培养基: 表面生长 均匀混浊生长 沉淀生长 半固体培养基: (是否运动) 无动力 有动力(弥散) 固体培养基:菌落 天然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 据化学成分分 选择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据用途分 常用于工业生产 常用于分类、鉴定 培养、分离出特定微生物 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选择培养基: 例如: a、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 分离酵母菌、霉菌等真菌 b、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 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 c、不加氮源的无氮培养基: 分离固氮菌 d、不加含碳有机物的无碳培养基: 分离自养型微生物 在培养基中加入或减少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 鉴别培养基: 例如: 在培养基中加入伊红和美蓝,可以用来鉴别饮用水和乳制品中是否存在大肠杆菌等细菌:如果有大肠杆菌,其代谢产物就与伊红和美蓝结合,使菌落呈深紫色,并带有金属光泽。 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配制而成,用以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 练习 下列有关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基是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的基质 B.培养基只有两类: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 C.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水即可制成液体培养基 D.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单个细菌 A 要从多种细菌中分离某种细菌,培养基要用( ) A.固体培养基 B.液体培养基 C.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 D.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 A 练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乳酸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 B.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中的pH调至碱性 C.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 D.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B 练习 5. 配制原则 ⑴目的明确: ⑵营养全面、浓度适宜、比例恰当 ⑶适宜的pH值: 有机碳源 异养型: 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培养目的选择原料 自养型: 不加碳源 加入缓冲剂 (细菌偏碱,真菌偏酸) (CO2碳源) 生产 科研 耐高温需保持干燥的 物品,160~170℃ 1~2小时 接种环、接种针等 金属用具 70~75℃、30min 80℃、15min 100℃、5~6min 消毒 灭菌 定义 方法 较为温和理化方法, 杀死部分有害菌体 (不包括芽孢、孢子) 强烈的理化方法, 杀死所有微生物 (包括芽孢、孢子) 煮沸消毒法 巴氏消毒法 化学药剂 紫外线 灼烧灭菌 干热灭菌 酒精、氯气、石炭酸等 高压蒸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