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与电喷雾离子化-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蛋白质.pdfVIP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与电喷雾离子化-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蛋白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7卷 分析化学(FENXIHUAXUE)研究报告 第9期 2009年9月 ChineseJournalofAnalyticalChemistry 1291~1296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与 电喷雾离子化一四极杆一飞行时间质谱分析蛋白质 倪国新1 朱镭1 马小土1 徐学敏12胡晓芳2 刘建华2 李伟“ 1(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教育部系统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0) 2(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上海200240) 摘要为比较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一串联毪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和电喷雾离子化一四极杆-飞行 时间质谱(ESI—Q-TOF)在蛋白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面的性能,分别利用两种仪器对用于相对和绝对定量的等 量异位标签(iTRAQ)标记的雌激素刺激前后MCF7细胞内的蛋白质水解产生的多肽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3种为相同的蛋白质。实验数据说明,两种仪器在蛋白质定性和定蛩分析方面有很大的互补性,将两种仪器 结合使用,不仅能够显著提高蛋白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覆盖率,而且可提高分析的置信度。 关键词等量异位标签,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电喷雾离子化-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1 引 言 方法。这两种方法在多肽离子化方面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研究表明,MALDI有利于碱性氨基酸残基 的离子化口J,ESI有利于疏水氨基酸残基的离子化口]。ESI源由于可与液相色谱分离的洗脱物在线连 接,冈此已成为蛋白质组学分析巾广泛采用的离子化方式。但这种分析流程受到质谱分析的循环时间 范围。由于多肽洗脱峰是离线收集的,凶此不受质谱分析循环时间的限制。现阶段蛋白质组学定性和 定量研究主要采用“鸟枪法”(Shotgun)进行,保证定性和定量的特异性的同时提高蛋白质鉴定的覆盖 率,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定量蛋白质组学是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的莺要组成部分。稳定性同位素标记结合在线或离线的液 相色谱(LC)串联质谱(MS/MS)分析是目前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技术路线之一。常见的 amino incell 稳定性同位素标记方法包括SIIAC(Stableisotopelabelingby acids culture)体内代谢标 forrelativeandabsolute 记‘4。、ICAT(Isotope.codedaffinitytags)‘5|、iTRAQ(Isobarictags quantification)‘61、 方法只能用于含有半胱氨酸的多肽标记和两组样品I’日J的比较。iTRAQ可高效率标记赖氨酸残基和Ⅳ一 末端的氨基,能同时进行4~8种样品的比较分析,而且适用于所有来源的蛋白质样品,因此在进行多个 两种仪器不仅采用小同的离子源,而且质量分析器构成也不同。前者的质量分析器是由两个飞行时间 of (Time 有研究者对上述两种仪器在大肠杆萧DNA结合蛋白质鉴定上的性能进行过比较一1,但至今未见有关两 种类刑仪器在复杂蛋白质混合物定量分析上的性能比较报道。为了比较这两种仪器在iTRAQ标记样 DI—TOF—TOF和ESI—Q.TOF的分析性能。 2008一12-29收稿;2009-06-05接受 本文受周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No.2006CBoD0loo)资助 }E—mail:liwei@sjLu.edu.ca 1292 分析化学 第37卷 2 实验部分 2.1仪器与试剂 XL MS/MS系统、TempoNano—LC分离点 HPl200毛细管液相色谱系统(美国Agilent公司);QStar 靶系统和4800MAI。DI.TOF—TOF蛋白质分析仪(美国AppliedBiosystems公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