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挤塑工艺培训PPT
挤 塑 工 艺 培 训 挤出过程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塑化阶段。也称为压缩阶段。它是在挤塑机机筒内完成的,经过螺杆的旋转作用,使塑料由颗粒状固体变为可塑性的粘流体。 第二阶段是成型阶段。它是在机头内进行的,由于螺杆旋转和压力作用,把粘流体推向机头,经机头内的模具,使粘流体成型为所需要的各种尺寸形状的挤包材料,并包覆在线芯或导体外。 第三阶段是定型阶段。它是在冷却水槽中进行的,塑料挤包层经过冷却后,由无定型的塑性状态变为定型的固体状态。 挤 塑 工 艺 培 训 塑化阶段塑料流动的变化 破碎软化 固体颗粒 形成熔池 固体床消失 加压熔融 定量挤出 挤 塑 工 艺 培 训 挤出过程中塑料的流动状态 正流——是指塑料沿着螺杆螺槽向机头方向的流动。 倒流——又称逆流,它的方向与正流的流动方向正好相反。 横流——它是沿着轴的方向,即与螺纹槽相垂直方向的塑料流动。 漏流——它也是由机头中模具、筛板和滤网的阻力产生的。 挤 塑 工 艺 培 训 挤出量 挤出量即可由两部分之一求得,一般都以后段的流体力学方法计算,对等距不等深螺杆的挤出量计算公式是: V*b*h1-h2 b*g*p*h12*h22 Q= - h1+h2 6η*L*(h1+h2) 挤 塑 工 艺 培 训 影响挤出量的因素 挤出压力越大,挤出量就越小。 螺槽越浅,挤出量越稳定。 螺槽宽度越大,螺槽容积越大,则挤出量越大。 螺纹深度要适当,太浅则挤出量小;太深则形成挤出量不稳,并影响塑化均匀性。 挤 塑 工 艺 培 训 挤出质量 挤出质量主要指塑料的塑化情况是否良好,几何尺寸是否均一。 决定塑化状况除塑料本身之外,主要是温度和剪切应变率及作用时间等因素。 在保证挤出量的要求下,可以在提高转速的情况下加大螺槽深度。 挤 塑 工 艺 培 训 塑料挤出理论的研究 塑料挤出理论的研究就是根据塑料在挤出机中的三个历程——即从加料区的固态到过渡区(熔融区)的固态——粘流态、直到均化区的粘流态这三种物理过程进行研究。 固体输送理论 熔融理论 熔体输送理论 挤 塑 工 艺 培 训 设备能力选择 塑料挤出机的生产能力取决于螺杆的直径、螺杆的转速、螺杆的参数以及驱动电机的功率,一般作为操作工来说只需考虑螺杆的直径。 生产能力接近于螺杆直径的平方成正比例关系,即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增大螺杆直径可显著提高生产能力。 电缆护套外径不能大于螺杆外径的三分之一 。 挤 塑 工 艺 培 训 牵引的最大或最小速度应与挤出速度相适应 。 一般要求线速度运行在设备线速范围的20%~85%之间。 挤 塑 工 艺 培 训 原材料处理 干燥 物料名称 干燥温度 ℃ 干燥时间h PE,PP,PS 65~85 2~4 尼龙 70~85 6~16 ABS 70~90 2~4 聚碳酸酯 110~120 6~12 PVC 65~80 2~6 低烟无卤料 55~70 6~12 耐电痕PE 80~95 4~8 各类色母料 60~90 2~4 挤 塑 工 艺 培 训 去除固体杂质 混合配合剂 挤出温度控制 挤出温度控制系统: 加热系统 冷却系统 挤 塑 工 艺 培 训 各加温部位作用 机头2、3区的作用:机头区的温控,对塑料挤出表面质量起着决定作用。 机头1温区(机脖)的作用:塑料塑化好以后,在螺杆旋转作用下由机筒进人机脖,由于机脖容积较机筒小,又加上滤网板的作用,产生较大的阻力,螺杆旋转产生的推力作用,塑料致密,并塑化压实,保证了塑化效果。此时需要较高的温度,有利于塑料熔体顺利地进人机头。 机身2、3温区的作用:此加热区为均化段和塑化段,由于螺杆转动的搅拌压缩作用,经过预热的固体塑料变成可塑的粘滞液体(熔融状态),在温度的作用下,塑料完成塑化均匀。 机身1温区的作用:颗粒状塑料从加料斗进人机筒内,由于温度的作用,塑料开始被预热,并把多余的气体从加料口排除。 挤 塑 工 艺 培 训 加温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经常检查各加温区的仪表、开关、线路、插头、接线柱、热电偶等是否好用.发现问题及时找仪表工和电工修理。 加温时要注意看清是手动加温还是自动加温,加温时不准离岗。 调整模具和清理机头时,要防止损伤插头、接线柱、热电偶,并谨防触电。 调节温度要用工具(小型螺钉旋具)调整定位针。 严禁摔打和碰撞仪表、插头、接线柱及热电偶。 自动控制无电流而手动控制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领导力与管理沟通PPT课件(共19章)第8章 书面表达.pptx VIP
- 2025年农村公路路面改造以工代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新大纲.docx VIP
- 江苏省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审计表解读 2025年1月2日.pptx VIP
- 领导力与管理沟通PPT课件(共19章)第7章 口头表达.pptx VIP
- 2024版精简范本房屋买卖合同起诉状.docx VIP
- 领导力与管理沟通PPT课件(共19章)第2章 领导力解读.pptx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七年级全册河北大学版(2012)教学设计合集.docx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pptx VIP
- 领导力与管理沟通PPT课件(共19章)第16章 客户沟通.pptx VIP
- CH∕T 9017-2012 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库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