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物制剂处方设计--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周建平
药物制剂处方设计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 周建平 一、药物制剂处方设计前工作 1.处方前工作(简称) 1)资料收集(化学、物理和生物学性质等) 2)部分前期研究工作(药-药、药-辅料相互作用等) ☆ 意义: 1)为选择最佳剂型、处方工艺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2)是开发安全、有效、稳定的药物制剂的基础 2. 主要方法 文献检索:光盘、网络、期刊、专利等 (关键词(Keyword Search)检索) (特征编号(Rxlist-ID)检索) 分析方法研究:UV、HPLC、TLC、GC、MS、 HPLC- MS等 理化性质的测定(主要对全新化合物) 3. 网络文献和光盘检索 IPA(国际药学文摘,70年由美国医院药剂师学会推出,收集药理学、药剂学和药物评价等方面的文献信息 Medline由美国国立图书馆建立,收集约4000多种期刊,范围广、信息量大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 Rxlist-The internet Drug Index( hett://,免费网,收录大量新上市或即将上市的药物、产品) 4. 分析方法研究 ☆(与稳定性同步,省时) 定性分析:显色、沉淀、色谱等(一般应有2种方法) 定量分析:容量、仪器分析(常用) 有关物质:TLC、HPLC、GC等 晶型(X-衍射、热分析、IR等) 5. 药物理化性质的测定 1)溶解度和pKa(不同溶剂中) 在pH1~7范围内,溶解度(水、0.9%氯化钠、0.1mol/L盐酸、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等)1%可能出现吸收问题;特性溶出速率1mg/cm2min,吸收一般不受限(分子或部分离子型药物才能吸收) 增加溶解度的方法 调节pH (成盐) 复合溶剂(潜溶性) 助溶(形成络合、复合物) 增溶(小分子和聚合物胶束) 固体分散物和包合物(环糊精即CD)等 2)分配系数 ☆(P,亲水亲油特征值)→1(最易透过生物膜吸收) P=油相中药物浓度/水相中药物浓度(常见辛醇/水) 最方便的测定方法:用一定量有机溶剂萃取饱和水溶液的药物后测定有机相中的药物量,计算(P=油中药量/水中药量) 但由于不同文献中采用的有机相及测定方法可能不同,对分配系数的数值影响较大,应科学分析、对待 3)熔点和多晶型 熔点:药物的特性参数,有关其纯度,且对某些剂型和制剂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如透皮制剂、低熔点物质的制备工艺等) 对一般(有机)药物而言: 若mp↑,溶解性↓,但有利于药物的加工和稳定性 若mp↓,溶解性和透过性↑,加工和稳定性↓ 多晶型(polymorphism):晶格内分子排列形式不同(溶解后即消失)。如L型长链分子至少存在两种排列 晶癖(或晶形):外观形态 基本分类:稳定型、亚稳定型和无定形 能态:从低→高; 稳定性:高→低 溶解度:从低→高; 吸收性:从低→高 假晶型:溶剂化作用产生的新的晶型,称之 溶解性次序:有机溶剂化药物无水物水合物 晶型的转变(在一定条件下) 鉴于自然界的能量最低原理:高能态→低能态物质 且在一定条件下:低能态→高能态物质 多晶型药物的转变存在:单变性和互变性 无味氯霉素多晶型转换示意图 制备多晶型的常用方法: 1)药物用不同溶剂溶解→结晶(温度、浓度有影响) 如:吲哚美辛在乙醇、苯和乙醚中形成不同晶型 2)加热熔融后,控制冷却速度 如:可可豆脂有4种晶型,栓剂制备时应特别注意 3)加入晶种 总之:理论上,如果某一化合物旧一可以形成晶格结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制备得到该化合物的任一晶型。但事实上许多高能态晶型结构极不稳定,在室温条件下快速转变为稳定晶型,因此,只有那些在室温下能稳定存在的晶型具有临床使用意义。 为什么药物合成追求稳定晶型,而药剂制剂却常追求高能态晶型? 多晶型药物的理化性质 晶格能差异→熔点、溶解度及溶出速率、稳定性、有效性变化 西米替丁不同晶型理化性质 表面自由能→结晶间颗粒的结合力不同→流动性、可压性差异(见下表) 多晶型对药物制剂可能产生一系列问题,可能导致药物制剂的外观、稳定性、有效性等发生改变。如: a)软膏剂中的结晶的变化和形成 b)混悬剂结晶的长大和转型 c)溶液剂中稳定态结晶的沉淀析出 d)固体制备工艺、条件可影响药物晶型的改变(研磨、干燥温度、湿法制粒的溶剂等) 无味氯霉素湿颗粒在80℃以上干燥形成无效型(A型) 胰岛素锌混悬剂(含无定型和稳定型结晶)→速效和长效 氟氢泼尼松植入剂稳态型吸收速率较低(改变作用速度) 无定型青霉素G稳定性较结晶型差 那格列奈不同结晶→粉体粘性、流动性差异→粘冲、可压性→崩解、溶出 多晶型测定方法 a)溶出速度法:亚稳态稳态 b)差示热分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