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

《心理学》复习提纲5第一章绪论5一、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P1-3)51. 定义52. 主要研究内容5二、心理学发展简史51. 科学心理学建立的标志52. 心理学主要流派(P4-5)5三、教育心理学的诞生及研究对象61. 诞生的标志62. 研究对象63. 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6四、教学行为的三种类型(P11-12)6第二章大学生心理发展7一、大学生阶段心理发展任务(P22)7二、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征(P40-44)71. 感知特征72. 记忆特征73. 思维特征7三、大学生情绪情感特征(P44-46)7四、大学生人际交往特征(P46-47)8第三章高校教师心理9一、高校教师角色91. 教师角色的含义(P53)92. 教师角色的转变(P54)93. 高校教师角色形成过程(P54-55)9二、高校教师的威信91. 威信的含义(P58)92. 教师威信形成的主观条件(P60)9三、高校教师的能力(P63-65)101. 高校教师基本能力102. 高校教师教育能力103. 皮格玛列翁效应(期望效应、罗森塔尔效应,P70)10四、高校教师成长发展的内部途径(P73-76)10五、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及其干预101. 职业倦怠含义及表现102. 预防及干预10第四章大学生知识技能学习与教学指导12一、学习的概念、类型(P88-90)121. 概念122. 类型(P89-90)12二、学习基本理论(P90-102)12三、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P108-109)131. 多种直观形式(含义及优缺点)132. 运用感知规律(含义与主要做法)13四、促进大学生有效理解知识的主要条件(P111)13五、记忆的实质及类型(P112-115)131. 实质132. 类型13六、艾宾浩斯遗忘曲线(P117-118)131. 研究方法132. 结论14七、遗忘的原因与有效复习(P118-122)141. 原因142. 复习策略14八、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P130-131)14第五章 学习迁移、学习策略与教学指导15一、学习迁移的含义、类型151. 含义(P135)152. 分类(P136-137)15二、学习迁移基本理论(P137-140)15三、学习迁移的教学促进(教学如何促进迁移,P141-142)15四、学习策略的含义及组成(P144)161. 含义162. 组成163. 元认知策略16五、元认知策略的教学指导(P153-156)16第六章 品德心理与教育17一、品德及其心理结构171. 含义(P161)172. 心理结构(四分法,P162-165)17二、品德形成主要理论(P167-173)17三、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P173-179)17四、不良品德的纠正策略(P180-182)17五、影响说服教育的心理学因素(P184-187)18第七章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教育激励19一、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P194,耶克森-多德斯)191. 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倒U型192. 耶克森-多德斯定律 – 最佳动机水平受任务难度影响19二、成就目标191. 含义(P198)192. 构成(2*2模型,P199)19三、归因理论191. 成败归因的三个维度(P202,维纳)192. 6种归因模型20四、大学生学习的激发(P205-216)20第八章 大学生的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培养21一、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P221)21二、创造性,与创造的心理过程(P223)211. 创造性212. 创造的心理过程21三、创造性与智力发展的关系(P226)21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P229-233)21五、创造性教学的基本特征(P252)21第九章大学生群体心理与人际关系22一、社会助长与社会懈怠(P259-260)221. 含义222. 影响因素22二、去个性化(P261)221. 含义222. 产生原因22三、从众(P262-263)221. 含义222. 影响因素22四、群体极化(P266)231. 含义232. 产生原因23五、人际吸引的因素(P277)23六、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P279-280)231. 建立232. 维护23第十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24一、心理健康的含义(P289)24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P292)24三、大学生心理问题影响因素(P296)24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P300-302)24第十一章 人格发展与学校教育25一、人格的定义及基本特征(P309)251. 定义252. 基本特征25二、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P314)25三、罗杰斯人格发展理论(自我论)(P317)25四、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P321)25五、气质类型及其特征(P325)261. 胆汁质262. 多血质263. 黏液质264.

文档评论(0)

xjj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