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药物掩味方法的概述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药物掩味方法的概述
苏宇1 曾凤英2
(1吉林省食品药品认证和培训中心 130062;2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30031)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3-0079-02
一 加甜味剂掩盖药物苦味
所有的甜味剂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对苦味有抑制作用,对于苦味较弱或微有不良味感(如咸味、酸味),单用甜味剂即可达到很好的矫味效果。研究表明甜味剂与苦味可竞争性的与味感受器上的G蛋白结合。因此,添加甜味剂,增加对甜味的感应,能在一定程度上掩盖药物的苦味。常用的甜味剂包括天然和合成的两大类。天然的甜味剂有蔗糖、山梨醇、甘露醇,甜菊甙等,合成的甜味剂有糖精钠、阿斯巴甜等。山梨醇和甘露醇的甜度为蔗糖的0.7倍,由于其溶解时吸热,具有清凉感,多用于含片的矫味。甜菊甙的甜度是蔗糖的300倍,有一定的清凉感,且甜味持久,但其甜中带苦,有一定的后苦感。糖精钠的甜度是蔗糖的200-700倍,易溶于水,甜度高,但也有一定的后苦感。阿斯巴甜是一种二肽类甜味剂,甜度是蔗糖的150-200倍,无后苦感。且其毒性低,无不良反应,目前广泛用于口服制剂。山梨醇、甘露醇、甜菊甙、糖精钠和阿斯巴甜分解后均不产生单糖,因而均适用于糖尿病和肥胖症患者。
二 食用香精
由于人的味觉和嗅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芳香的香精香料可给人带来愉悦的嗅觉的同时,也可适当掩盖药物的不良味觉。香精中对苦味遮盖效果最好的是薄荷香精,它特有的凉爽的感觉和薄荷的浓烈的味道,对苦味有较好的遮盖作用。但是,薄荷香精用于中药的矫味却应慎重。因为薄荷本身是一种活性的中药成份,加入薄荷香精可能会对中药制剂原有的药效产生影响。另外,薄荷香精不是一种大众广泛接受的香精,有一定程度的人群对薄荷味有一定的排斥。因此,在制剂矫味中,多选用水果味的香精。
水果味的香精大众的接受程度高,而且香味柔和,很适合用于的中西药口服制剂。
三 苦味遮盖剂
苦味遮盖剂是对除常用的矫味剂以外,一些可遮盖大多数苦味的某些物质的统称。如芬美意香精中的苦味遮盖剂,它是一种茴香醛类物质,对许多种类的苦味均有一定的遮盖效果。还有谷氨酸钠,由于其可缩短苦味在口腔中的停留时间,也被视为一种苦味遮盖剂。另有报道,国外在研究中发现某种鱼精蛋白,对大多数苦味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但目前,国内外尚无此类蛋白的产品上市。目前,成熟的苦味遮盖剂产品较少,而芬美意的苦味遮盖剂也不是对所有的苦味物质都奏效,它对前苦味的遮盖力较强,而对后苦味的遮盖力很弱。至于谷氨酸钠,由于其遮盖力很弱,又有一种特殊的鲜味,也不易为众人所接受。因而苦味遮盖剂在产品中的应用也较少。寻找适宜的苦味遮盖剂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四 高分子化合物胶浆
高分子化合物在水化后具黏稠、缓和的性质,控制药物向味蕾的扩散,干扰味蕾的味觉因而能矫味。常用的高分子有淀粉、阿拉伯胶、西黄蓍胶、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等。因为大多数高分子材料为水溶性材料,将其用于口服溶液中,不仅可以矫味,还可有助于保持溶液的稳定。上述高分子材料除淀粉外,其余的材料很难用于颗粒剂中,因为这些材料具有强烈的形成凝胶的倾向,须长时间机械搅拌才能良好分散,因而很难满足颗粒剂分散性的要求。由于淀粉形成凝胶的能力较弱,遇水后,稍加搅拌即可分散均匀,固而适用于颗粒剂。
五 泡腾工艺
将有机酸如柠檬酸或酒石酸和碳酸氢钠或碳酸钠混合加入颗粒中,颗粒遇水可产生一定量的CO2,麻痹味蕾,从而可起到苦味遮盖的作用。这是一种适合于中药的矫味技术。某些苦味的中药,采用泡腾技术制成颗粒,再加入适宜的香精香料(如可乐型香精),可冲服成一杯略带苦味的可乐型饮料,可显著改善中药的口感。
六 乳剂技术
将药物包裹在适宜的乳滴中,减少药物与味蕾的接触,从而达到矫味的目的。这是一项新兴的矫味技术,但也是一项很有难度的矫味技术。对于水溶性药物而言,必须制备成复乳,方可达到矫味的目的;而对于脂溶性药物而言,必须要形成乳滴包裹。这种方法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因而目前仅仅限于实验室研究,尚无成熟的产品。
七 蜡质材料包裹
它是近十几年来兴起的一种技术,材料多为蜡质性材料如硬脂酸,硬脂酸甘油酯或山嵛酸甘油酯等。由于蜡质材料亲水性差,在包裹后可最大限度的减少药物与水的接触,因此可以提高改善药物的味觉。但采用此方法时,必须考虑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因为蜡质材料是疏水性材料,它在掩味的同时,也可能会阻滞药物的溶出,从而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因此,在采用此法掩味时,必须要有充分的体内、外生物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