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教案-华富-保健按摩-双转移.doc

  1. 1、本文档共1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培训教案-华富-保健按摩-双转移

培训教案 保健按摩 工种 ___________________班培训教案 培训班名称 双转移培训班 培训级别 初级 课题 模块一 保健按摩基本技能 第一单元 保健按摩基本知识 第一节 人体解剖生理常识 人数 授课时间 2011年1月10日 课时 4节 授课教师 植秋娴 学习 目标 专业理论知识 模块一 保健按摩基本技能 第一单元 保健按摩基本知识 第一节 人体解剖生理常识 实际操作技能 教学对象分析 培训学员均为本市农村劳动力,文化基础偏低,均为初次接触保健按摩行业 教学设备 电脑、投影仪、投影幕、白板 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内容,使用多媒体进行理论讲解 教学回顾 审阅签名: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模块一 保健按摩基本技能 第一单元 保健按摩基本知识 第一节 人体解剖生理常识 一、人体骨骼结构: (一)骨在成人为206块,按其在人体的位置不同,可分为躯干骨、上肢骨、下肢骨和颅骨四部分,其中躯干骨51块,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颅骨29块。骨的重量,在成人约占体重的l/5,而新生儿则占1/7。每块骨都是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功能的器官,既坚硬而又有弹性。 骨有不同的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类。每块骨都由骨质、骨髓和骨膜等构成,并有神经和血管分布。 躯干骨中胸骨位于胸前壁的正中,是一块上宽下窄、前凸后凹的扁骨,分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3部分。椎骨在幼年时期有32~34块,包括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及尾椎3~5块。随着年龄增长,5块骶椎融合成1块骶骨,尾椎合成1块尾骨,因此,成人一般为26块。颈椎,共7个,第1、2颈椎属特殊椎骨。第7颈椎棘突则长而水平,末端不分叉,容易扪到,故又名隆椎,是临床上计数椎骨序数和针灸取穴的标志。胸椎共12个。从上向下椎体逐渐增大,横截面近三角形。椎体的后外侧上下缘处有与肋骨头相接的半关节面叫肋凹,分为上肋凹和下肋凹。横突的前面也有横突肋凹,与肋结节形成关节。棘突长,伸向后下方,邻位椎骨的棘突依次掩叠。呈瓦楞状排列。关节突明显,其关节面位于冠状方向。第1胸椎体的肋凹有一个圆形的全肋凹和一个半圆形的下肋凹;第10胸椎只有一个上肋凹;第11、12胸椎各有一个全肋凹,横突无肋凹。腰椎共5个。椎体粗壮,横断面呈肾形,椎孔大而呈三角形,关节突关节面几呈矢状位,棘突宽而短,呈板状,几乎水平地伸向后。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呈三角形。 (二)上肢骨 上肢骨包括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两侧共计64块。    1.上肢带骨 包括锁骨和肩胛骨。 肩胛骨:为三角形的扁骨,位于胸廓后外上方,介于第2~7肋骨之间,有三缘、三角和两面。 2.自由上肢骨 包括肱骨、桡骨、尺骨和手骨。除手骨的腕骨外,其他都属长骨。 (三)下肢骨   下肢骨每侧31块,共62块。    1、下肢带骨 包括髂骨、坐骨和耻骨   2、自由下肢骨 可分为近侧部的股骨,中间部的胫骨、腓骨和髌骨以及远侧部的足骨三部分 。 二、人体肌肉结构 人体的肌按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三种,按形态又可分为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 (一)上肢肌:按其所在部位,可分为肩肌、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1. 胸锁乳突肌:斜位于颈部两侧皮下,大部分为颈阔肌所覆盖,在颈部形成明显的的体表标志。起自胸骨柄前面和锁骨的胸骨端,二头会合斜向后上方,止于颞骨的乳突。作用是一侧肌肉收缩使头向同侧倾斜,脸转向对侧,两侧收缩可使头向后仰。    2.肩肌:位于肩关节周围,主要有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和肩胛下肌等。    (1)三角肌:位于肩部,呈三角形。该肌起自锁骨的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冈,肌束逐渐向外下方集中,止于肱骨的三角肌粗隆。   作用:主要是使肩关节外展。    (2)冈上肌:位于斜方肌的深面。该肌起自冈上窝,肌束向外,经肩峰深面,跨过肩关节的上方,止于肱骨大结节上部。   作用:使肩关节外展。    (3)冈下肌:大部分被斜方肌与三角肌遮盖。该肌起自冈下窝,肌束向外跨过肩关节的后方,止于肱骨大结节中部。   作用:使肩关节旋外。 (4)肱二头肌:两个头,作用于肘关节。作用:屈肘关节及前臂旋后。    (5)肱三头肌,三个头,作用于肘关节。作用:可伸肘关节。 (二)下肢肌可分为髋肌、股肌、小腿肌、足肌。 1.髋肌 位于髋关节周围,作用于髋关节。分前后两群,前群主要有髂腰肌,后群主要有臀大肌和梨状肌等。    髂腰肌:由髂肌和腰大肌组成,可使髋关节前屈旋外。    臀大肌:位于臀部浅层,大而肥厚,其外上1/4部无重要血管神经,是临床肌肉注射的常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