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年历史的陶没有窑炉烧.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500年历史的陶没有窑炉烧      大邑烧瓷轻且坚,   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   急送茅斋也可怜。   ――杜甫《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   (注:大邑白瓷系邛窑系列窑坊烧造)   手艺:邛陶   简介:邛窑始创于南北朝,由盛到衰历经800多年。因烧制年代久远、器物造型独特、釉色丰富多彩,一直享有盛誉,是我国著名民间瓷窑之一。   手艺人:何平扬      陶瓷父子兵      自1973年5月3日进陶瓷厂,何平扬做了整整一年半的学徒。学徒期间,他常将用于陶瓷的红泥、白泥带回家,晚上在煤油灯下就着昏暗的灯光,雕塑造型到第二天鸡叫。像所有中国大地上虔诚、执著的民间艺人一样,这一宿命式的缘分注定是一生一世的。不仅如此,他还把这一难以割舍的缘分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何丹。   将自己的手艺传给儿子不仅需要胆识,更需要勇气。好在儿子相当争气,24岁便成了四川省最年轻的工艺美术大师。“做这行要心细、要静得下心,以前我也带过几个徒弟,但因为种种原因,一个也没有留下来,口传心授的手艺也就没有得到传承。”   1999年底,陶瓷厂改制,厂房被租赁给邛崃活性碳厂和一家生产酒瓶的私有企业,何平扬两手空空回到了家里。难道几十年的心血就此付诸东流?他不甘心。就在这一年,何平扬东挪西借,办起了属于自己的陶瓷厂,可是既没有厂房,又没有窑炉,更没有生产设备,厂里就只有父子二人,每次烧制都要将精心做好的陶坯带到蒲江、名山、彭州等地的窑场去借窑“搭伙”。途中颠簸碰坏了不说,还要将就人家窑炉的烧制温度,需要高温的邛窑器物往往眼睁睁地在低温下被糟蹋了。      窑炉建到自己家      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窑炉是何平扬十多年来最大的愿望。因为没有专门的美术瓷窑,像“邛三彩”之类的传统瓷器就没法烧制。2005年初,何平扬向省有关部门郑重地呈递了一份《申请加快保护邛窑传统工艺的报告》。2006年1月10日,省财政10万元的专款拔到了何氏邛窑艺术陶瓷厂的账上。   “钱拿到了,但心里反而更不踏实。”何平扬说,“这笔钱是用于购买生产设备的专款。邛崃市政府为保护邛窑技艺的传承,已承诺帮助我重建一个邛陶厂。但究竟什么时候才能拿到地块,在家乡建一座自己的窑炉,我心里真是一点底都没有。这些年来,因为没有一口属于自己的窑,我们父子俩一直苦心支撑着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邛窑烧制技术。这种四处搭伙烧陶的状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南河十方堂邛      窑遗址和固驿瓦窑山邛窑遗址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邛陶烧制技术又被列为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老的邛陶如今却无窑可烧,真是莫大的讽刺!想起这些我就心急。”因为心急,朴素、厚道的何平扬谈起邛窑现状,脸都有些红了。就像一些媒体呼吁的那样:“璀璨夺目的华冠之下,却难以掩盖一个窘迫的现实:邛陶烧造技艺濒危!”何平扬曾经为在他乡还是故乡办厂的问题难以取舍,如今报告已批下来一年了,但用于建厂的地块仍未拿到手,他能不心急吗?   就在我采访回成都后不久,何平扬打来电话,说那块本该作为邛陶厂选址的地已有了其他归宿,无奈之下权衡再三,他决定将窑炉建在自己的家里。“原想把厂建在十方堂邛窑遗址附近的,一来今天的邛窑在古窑址跟前恢复起来很有象征意义,二来邛崃的旅游业也能增添一个极富人文特色的景点,现在看来只能建在家里了。”他在电话里一再强调,他家楼上楼下加屋顶有四百多平方米,勉强可以建窑了。还说日本许多民间艺人的作坊就是建在自己家里的。无论如何他和何丹要凭借自己的力量让邛陶烧制技艺传承下去。   邛窑由盛到衰,由昔日轰轰烈烈的窑场到如今由何氏父子独自支撑的家庭手工作坊,是不幸,也是万幸。父子俩以后再也不用为烧制自己的邛窑作品而东奔西跑了。 3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